今天刷屏的张小龙视频演讲,信息量有多大?

  发现思想力 成就影响力

  “微信公开课PRO”1月9日上午在广州开讲,但微信创始人及掌门人张小龙并没有到现场,而是出现在一个视频内。这条短短12分钟的视频,让很多网友感叹“信息量真大”、“干货满满”,还有网友从中读出了微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张小龙到底讲了什么?让小编带你一睹为快!

  

  1微信的2个新动作

  作为一名“微信重度依赖症患者”,小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最关心微信会有哪些更新动作。张小龙也在视频中满足了一部分大家的好奇,做了两个预告。微信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引起信息洪流流向的变化。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期待这次的改动能掀起什么热潮?

  “短内容”将在新版出现

  相对公众号而言,我们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

  所以,就像之前在公开课所说的一样,微信的短内容一直是我们要发力的方向,顺利的话可能近期也会和大家见面。毕竟,表达是每个人天然的需求。所以这里,也是作为一个对新版本的小预告吧。

  春节红包会“上新”

  春节即将到来,我们在红包上,也有一些新的创造,可能也会吸引你来发挥你的创造力,这里也预告一下。

  2微信的2点设想

  张小龙认为,基因编辑是一种非自然的选择,而技术的进步同样改变了自然的选择。未来的微信将向何处发展?答案其实就在开发者的大脑中。这几条有关微信的设想,足够有意思。

  好友数量能否突破5000上限?

  过去,学术上有个词,叫邓巴数,是说一个人最多有150个好友。但在微信里,显然它被打破了。人们对于好友的维系能力,和移动互联网之前的年代相比,突然增大了很多。

  之前我们限定一个人最多5000个好友,现在有将近一百万人已经接近5000个好友。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友,但也促使我们要扩大好友数目了。

  我记得附近的人上线时,我自己其实都有隐隐的不安,因为从前我们和附近的人的界限将被打破,我不知道它是好是坏。

  这种思考,其实会一直贯穿在微信的进化里面。就像我们扩大5000个好友这个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对于它带来的影响,说实话诚惶诚恐,我们会反复思考。

  能否打通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边界?

  看似我们面对海量信息可以自由选择哪一些看、哪一些不看。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有时间去一一筛选,导致我们看到的总是局部。

  包括公众号,看似可以随便关注,但是你的选择其实是有限空间的。我们在“看一看”里实验了社交推荐,看起来效果还不错。它是一种通过好友之间的互相推荐来扩大人的选择范围。

  与web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各个App更加割裂,信息难以打通、搜索。我们做小程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搜索能进入到每一个小程序的内部,这样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撑起各种长尾的搜索需求。

  当然,小程序仍然是我们一直要改进的领域,只有小程序足够繁荣,才能支撑起搜索内容的丰富度。

  3微信的2个坚持

  如今,社交网络飞速更新迭代,各种应用软件异彩纷呈。然而,在这些变化中,有哪些不变的规律?从“用户变懒了”到“人人皆可创作”,张小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

  坚持去中心化,注重推送而不是分发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愿意主动去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被动获取。记得好几年前,我说过一句话,“推送改变世界,因为用户更懒了”。包括微信,也是基于推送的。你收到的每一条消息,都被你把优先级排得比你要真正获取的信息的优先级更高一些。

  那么,推送什么信息,决定了用户会看什么信息,决定了他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这是一个我们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很少说分发这个词,我觉得推荐可能更尊重一些。

  坚持信息的多样性

  虽然头部大号会有最大的浏览量,但是在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我们希望长尾的小号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我们很重视人人都可创造的内容。朋友圈之所以默认是发照片视频的,是因为当时我有一个认知,对于十亿人来说,让每个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但是,发照片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4微信的2点反思

  微信一路走来,也和所有用户一样,不断变迁,共同成长。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定会有崎岖和坎坷。视频演讲中,张小龙也向大家坦白了微信在发展历程中遇到了2个“小小失误”。具体是哪些呢?

  回过头来看,我们当年有两个小小失误,一个是,公众平台。很长时间都只有PC web版,这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

  另一个是,也是更重要的,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并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

  但我们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使得其他的短内容的形式没有呈现出来,那使得我们在短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我说,公众号本身并不是为媒体准备的这样一个原因。

  监制:李晓云编辑:马宇聪校对:解轶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