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二丁”硬核团队挑战极寒天气 上海航天火箭发射“开门红”

图说:整流罩组合体起吊对接 吴佳栋 摄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秦川 张昱欣 记者 叶薇)今天,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充满年味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老带新”加班加点

  在这一次发射任务的试验队中,可以看到许多新面孔。这些新面孔当中有的是第一次来太原,有的甚至是第一次进基地。805所运载火箭总体研究室主任朱亮聪说:“我们主要采取‘老带新’的传帮带模式,打破型号壁垒,灵活调配总体专业设计师,确保全程都有‘老法师’助阵。”

  总体性能设计师张锦说起两位助阵的“老法师”,个个都不容易。经验丰富的长征二号丁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文杰在孩子出生时就在基地执行任务,由于每年年底的任务特别集中,基本每年都跟孩子的生日错过。但在人手紧缺和人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李文杰再一次自告奋勇前往基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法师”的担当。而机械总体设计师胡泽中,在兼顾三个型号任务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完成长二丁任务。他说:“都是航天人,只要能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那都是无上光荣的。”也正是有这样一群追逐航天梦的航天人,才有我们看到的航天奇迹。

  零下37℃极寒考验

  就在几天前,在基地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指挥谈学军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们的团队在连续五年冬季发射情况下,首次遭遇历史最低极寒气温-37℃,在-28℃下转运、-18℃下起吊对接。我们的队员无畏严寒值得敬佩,认真的工作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当天的主要任务是将整流罩组合体由技术区转运至发射区,并吊装至发射塔架上。由于卫星已经在整流罩内,因此转运、上塔全过程的温湿度保证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转运全程由大型保温车保障,但是开过家用车的人都知道,车窗内外温度有较大温度差的时候容易起雾。而在极寒情况下,空调送风的节奏掌握不好会在内部出现严重的结露现象,这种情况下,关键因素在人不在车,张锦深知此中利害和玄机,他总结出“三方参与、量化控制、调节要慢、衔接要快”十六字要诀,在严寒情况下顺利保证了整流罩组合体的护送任务。

  整流罩组合体被转运至发射塔架之后,就要进行起吊对接了。在10层楼高的塔架上有一块露天的活动平台,穿着薄薄的一层防静电鞋站在如-20℃大铁板一般的活动平台上,能明显感受到凉气从脚底渗入,身体会不由自主哆嗦。尽管如此,箭上指挥人员还是坚持完成了活动平台上一系列测试工作。“在这种条件下,穿再多衣服也没用,两分钟内肯定全部冻透。”长二丁副总设计师冯淑红的腿一直有点不舒服,对接完后她坚持热敷了好几天。

  上海预演太原对接

  长征二号丁自2016年12月、2018年1月之后时隔两年再进太原。之前两发采用了双星串联的布局,而这一发最特殊的新状态,就是长征二号丁火箭第一次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直径3.8米卫星整流罩,这给火箭的前期设计和后期发射场协调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针对首次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直径3.8米卫星整流罩的新状态,研制团队早在上海就开始参照几年前两发任务总结的经验开展预演工作,同时仔细研究发射场塔架情况,梳理出箭上适应性修改项目,并逐项落实。

  发射场勤务塔上活动平台犹如建筑工地的脚手架,脚手架搭的高度准不准,对于盖房子影响很大。而首次进太原基地的整流罩就是高度有变化的顶层建筑,为了保证其在塔架上的安装和操作,需要发射场配合调整活动平台的高度。李文杰与发射场开展了多轮协调,并提供详细的调整方案,通过针对细节进行大量的沟通之后,双方明确了对接方案和细则,并按时完成了活动平台的更换,为直径3.8米卫星整流罩的稳定对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