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男生感恩付出成自强之星,入选学校“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

楚天都市报5月23日讯(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庞伟红)“苦海有涯,我要努力向岸而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大三学生张建明,家里世世代代务农。由于生活的不幸,张建明的父母相继失去一只手臂,张建明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并在今年成功入选学校“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前不久,他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苦难教给我的不仅是坚强,还有更多。”生活的困苦让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学校社会的温暖让他成长为阳光向上的大男孩。深受各方关爱的张建明内心充满了感恩,他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为家庭困难的同学筹款,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温暖,让更多需要关心的人得到了爱,他身上那种和“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校训默默契合的精神,也默默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有个叫西圐圙图村的地方,是张建明的家乡。这个村庄很普通,很容易淹没在中国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村落里,这个村庄也很特殊,因为这里有一对叫张贵何和苗召莲的独臂夫妻,他们是张建明的双亲。

张建明是家里的老三,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7岁前的张建明很幸福,那时候父母还很健康,家里养着牛羊,地里种着玉米,虽然住着土砖房,屋内到处漏雨,衣服也破破烂烂,可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开心。

但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当头一击。2004年的一天,张建明的父亲在切草机上为家里的牛羊切草时,不慎将左手卷进机器内,家里最大的经济支柱倒下了,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失去左手的第二年,张建明的母亲突发癫痫,炒菜时,掉到开水里失去知觉,后经医院诊断为右肢损毁性烧伤,被迫做了截肢,对这个原本就不幸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两次手术将家里掏了个空,兄妹3人不得不面临辍学。

“可父亲说自己吃了没读书的苦,不能让孩子们步了自己的后尘,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们上学。”在张建明眼中,他的父母没什么文化,两个人也只剩下了一双手,但他们吃苦耐劳和与生活不断较劲的勇气是他们给张建明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为了给3个孩子交学费,张贵何拖着仅有的一只手下地干活,并再次走向了他内心惧怕无比的切草机,“切割后的草牛羊比较爱吃,不会浪费,可以节省成本”,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钱,家里供出了3个大学生,四里八乡人人称颂。

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张建明比谁都刻苦,小学初中在班上一直担任班长,而且从来没有考过第二名。2012年,张建明以全县前20名的成绩被呼和浩特第一中学录取,校领导了解情况后,减免了他3年的全部学费,3个校领导还每人每月提供100元钱作为他的生活费。

201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校的各类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保障了他的基本生活,学业上他也丝毫不敢松懈,大学期间,他以班级第二、专业前十的优异成绩连续三年获得“曾宪梓奖学金”。

张建明时常告诉自己,小时父母是我的晴雨伞,现在我要当他们的守护者,我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成为父母的依靠。利用周末和假期,他做过电脑销售、驾校推销、国博保安、考试监考等兼职工作,把每月挣来的微薄收入寄回家,用以改善父母的生活。

张建明说,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惠及到了他的家庭,考虑到他父母的特殊情况,扶贫点为他家购买了50只鸡和两个鸡笼,逢年过节还会送去米、油、面等生活必需品,父母的生活渐渐有了改变。

“有段时间我很自卑,我出生于一个这样的家庭,觉得没有人会看得起我,但我身边的人却都在鼓励我,帮助我,让温暖时时刻刻包围着我,就算在最寒冷的冬夜,我也温暖如春”。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张建明说,生活很残酷,但现实很美好,他这短短二十几年的人生是幸运的,遇到那么多可亲可敬的人,很多甚至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觉得最好的感恩就是将爱心传承下去,让更多需要关心的人得到爱。”

大一期间,得知地学院秦德宝同学的父亲患上脑肿瘤,正在筹措医药费,张建明联合朋友与学校红十字会主动发起策划并组织了一次“为秦德宝同学募捐”的活动。在取得秦德宝的同意之后,张建明利用课余时间,商讨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自费为秦德宝同学拍摄宣传视频,还积极联系了学校“地大人”“校志愿者协会”等各平台,在各学院的志愿者协会为其做宣传,活动也得到了校内广大师生的响应,共为秦德宝父亲筹得6000多元的爱心资金,缓解了其家庭的燃眉之急。

周末除了做兼职,张建明几乎每个月都要组织或参加一次上海慈慧的孝亲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他经常去武昌的育龙养老院为老人们剪指甲、做清洁,陪老人们聊天,他说老人们很孤独,有人陪着说说话就很开心。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志愿活动,曾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工作人员”。

艾克拜尔来自新疆,是张建明的同班同学,刚进学校,艾克的高数和专业课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张建明主动承担了艾克的辅导工作,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一起打篮球,一起做公益。“他的笑容会感染人!”艾克拜尔说。

“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我现在能力有限,希望以后变得强大,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摆脱困境。苦难教给我的不仅是坚强,还有更多。”

今年,成绩优异的张建明入选了学校2015级“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全校仅69人,他说,他将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实现自己的科研梦。

张建明的哥哥大学毕业后进入能源电厂当了一名技术工人,收入不错,重度弱听的姐姐也找了个不错的人家,张建明也即将攻读研究生,生活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去年,兄弟姐妹3人筹钱在原本的土砖房旁修建了两间新房,“以前生活看不到希望,不敢拍全家福,怕看着难受。”张建明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在新房旁拍一张全家福,“笑着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