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博物馆潘林荣&积庆堂:今天的经典,一定能成明天的文物

五月的江南曼妙着百花齐放,初夏的气候略显湿润,正是江南好时节,积庆堂走进了拥有50多年历史的湖州市博物馆,为《苏作.传与承》共同展出了古典系列与JQT Design「与」、「她」「对话」原创系列的作品。

5月25日正式开幕,湖州市博物馆潘林荣馆长主持并开场,向各位预约参观嘉宾介绍积庆堂,梁伟鸿先生分享了《从传统到现代——一条修炼狱之路》的讲座。

对于湖州市博物馆承载着传播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的使命,潘林荣馆长认为,近年来,教育与休闲已越来越成为湖州市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其定位在城市的记忆库和城市的文化客厅,使得所有历史的文化记忆,都与现代人有所交融与交互,才会对现代人与城市有更深远的影响与作用。如让博物馆融入社会生活,与社区生活密切结合,让城市的老百姓很轻松、很愉快地进入到博物馆,并且不断推出的展览、教育与文创作品。像积庆堂这样的高端美学家的美学文创作品能够到馆里来,这也是对于博物馆课题的重要的荣耀。

在此次42届国际博物馆日“匠心.琢磨好生活”观众嘉年华系列活动里,潘林荣馆长介绍说,这次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新公众.新手段”,是用更多的方式与方法,联通古代和今天、你和我、博物馆与社会。所以此次湖州市博物馆的主题是“匠心.琢磨好生活”。围绕“琢磨”美好生活的角度为载体推出一系列20多项活动。如5月5日的唐宋茶韵雅集;5月18日,G20峰会国宴瓷设计师嵇锡贵老师的作品;还有风筝与微雕大师等作品,均是围绕工匠精神,所带给现代人类的社会启迪。紧接着5月25日,就迎来了积庆堂“苏作. 传与承”的主题活动。以此传达现代人的居家美学,引领人们的时尚生活。积庆堂这次能够在湖州市博物馆展览并由梁伟鸿先生做主题木制分享讲座,非常契合湖州市博物馆“琢磨好生活”的主题。

对于与积庆堂的合作,潘林荣馆长热忱地说:“应该说,我期待了很久。我与梁先生有缘。早在2013年时,接受北京赵先生捐赠的陈梦家夫妇旧藏的一批明代家具,这在南方的博物馆来说是比较少见,陈梦家收藏的家具,对于文化的品味与文化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在当时,通过陈梦家的家具,他与梁先生相识并相知,对于这批家具展示手法,对于这批家具见证者的情怀,使得梁先生非常感动,伫立许久,默然不语。从那以后,潘馆长开始经常关注积庆堂,包括积庆堂在佳士得空间的展示,令潘林荣馆长印象颇深,每一刀、每一琢、每一磨,对积庆堂的精神,对梁伟鸿先生的追求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用经验与惊叹来形容。

双方友谊的建立,信任,对于学博物馆专业、搞文物工作30多年的潘林荣馆长来说,非常难得遇知音,同是文物考古的出身,并且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对于古代文化精髓的理解,由陈梦家结缘,得以在湖州市博物馆展示,他发自内心感谢梁先生,发自内心感谢陈梦家。

对于积庆堂展出的主题“苏作.传与承”,潘林荣馆长认为,国际博物馆日系列的每场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此次积庆堂的展览为什么叫“苏作.传与承”呢?接触久了梁伟鸿先生,他其实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梁先生认为他是苏作、木作家具的探索者。在潘林荣馆长看来,应该体现有所承,有所传。梁先生这次来湖州博物馆所展出的系列中,一个是古典系列,另一个是JQT Design的原创系列——「与」、「她」,「对话」作品。很明显,看得出,梁伟鸿先生对于传统经典明式家具有很深的研究。梁伟鸿先生是学艺术考古的,他不是一个木匠,而是一个艺术考古的工作者,他对于这块的执著,对于木作古典家具的复刻精髓的传承上,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原创系列的作品中,带有时尚原素,从符合人体工程学与美学的角度上,又有大胆的创新,从这些作品中,潘馆长看到的是中国古典家具所没有的,应该说梁伟鸿先生,那种近乎苟刻与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成就其这样的作品,有它的源头,有它的传,有它的承续,也有流。所以说,“苏作.传与承”这样的主题,是名副其实,当初更加坚定积庆堂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积庆堂今天的作品,无论哪个机构、哪个个人有收藏,会对其修养与美学提升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另一方面,这批家具美学作品自然而然会成为一种明天的文物,会被永远记住与传承下去。大风起兮云飞扬,潘馆长非常坚定地说:“不要以为,今天一定要做仿古的,才是文物的。今天的经典,一定能成为明天的文物。这是我对于积庆堂最大的一个期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