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123家新型研发机构 65%与“双一流”高校合作

目前,与南京签约的新型研发机构已达123家。这些机构吸引了哪些人才?产业分布有什么特点?南京市统计局针对这123家签约研发机构的调研分析大数据出炉。“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为占比最高的主导产业;与国内“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占65%。

九项重点主导产业多有涉及

从产业领域分布看,已签约新型研发机构所属行业类别符合南京“4+4+1”主导产业布局需要,先进制造业、先进服务业和未来产业多有涉及。行业领域中,“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比重最高,占24%;其次是“人工智能”,占1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排第三,占13%;随后还有“高端智能装备”、“新型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

国家级开发区占据半壁江山

123家新型研发机构,江北新区(南京高新区)有23家,玄武区有4家,秦淮区有7家,建邺区有3家,鼓楼区有5家,浦口区有5家,栖霞区有10家,雨花台区有6家,江宁区有6家,六合区有3家,溧水区有4家,高淳区有3家,南京开发区有17家,江宁开发区有23家,麒麟科创园有4家。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江北新区、南京开发区和江宁开发区这3个板块。主要原因是这3个板块都是国家级开发区。

这些高校和人才都来与南京合作了

目前,同国内“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占65%,其中,与清华大学(清华研究院)合作的有9个,与南京大学合作的有15个,与东南大学合作的有17个,与国际高校院所合作的有9个。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开展新产品研发、项目孵化的占35%,不少研发项目处于前沿领域,市场前景看好。

签约的新型研发机构已集聚科技工作者1347名,其中,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落户霍普金斯(南京)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院、南京鼎腾石墨烯研究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江北新区药物研究院,担任技术负责人;有44名院士(含外籍院士)在36家新型研发机构担任首席专家或参与合作研发项目,有院士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占到总数的近30%;吸引45名“千人计划”、23名“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积极投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担任核心领军人物,参与重大前沿项目研究和科技型企业孵化,拥有此类人才的新型研发机构占到总数的41%。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