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评选变家长"拉票",羞红了谁的"脸"

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一条关于孩子的新闻引来不少关注。浙江省教育厅出台规定,全面规范高校、中小学到幼教的各种网络投票活动。而此前,教育部也曾发通知明确,校园网络投票活动“非必要不举办”。为孩子们在微信群、朋友圈拉票的家长们,可以松口气了。(6月1日 《人民日报》)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各种评选比赛层出不穷,甚至是“刷爆”了家长的朋友圈,各种关注、转发、点赞、投票……让本该是“靠实力”的兴趣比赛变成了“拼家长”、“拼人脉”的“名利秀”。而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规定,全面规范高校、中小学到幼教的各种网络投票活动,让不少苦于朋友圈“拉票”活动的家长们都松了一口气。但笔者不禁想问,本应是凭“实力”的评选活动,怎就成了“拼家长”的“背景秀”了呢?

诚然,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并无不妥,但是却混淆了评比的初衷。小朋友间的评比,除了选出一个优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信心,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觉到快乐。然而个别家长的“刷票”,却有失比赛的公平,无法客观评价孩子的能力和实力,更无法对孩子形成长久的激励,是一种没有价值的“假评选”。

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可学生比赛家长在友圈的“拉票”像是小学生竞选班干部给“选民”送零食拉票的放大版。家长们给孩子灌输了“靠人脉”和靠金钱“刷票”的“潜规则”,让本应靠实力的“真评选”成了靠“人脉”刷票的“假评优”。

笔者以为,家长们应该放正心态,正确看待学校评优的意义,别把评选活动当成“名利场”,给孩子们传递出一个“虚荣”的错误信号。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弘扬评优的真正意义,积极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避免非必须的评优活动。

小学生的评选变成朋友圈的“拉票”秀场,不仅羞红了家长的脸,更羞红了社会的脸,希望家长能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