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曲剧之源,这个培训班全国各地的学员都来南阳、洛阳寻根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通讯员 郑红旗

5月29日至31日,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曲剧表演人才培养”培训班师生三十余人,奔赴河南曲剧音乐最俱特色的南阳大调、洛阳小调的发源地进行学习交流。

30日上午,培训班学员第一站首先来到了成立于1951年8月的南阳曲剧艺术中心(原南阳市曲剧团)。这里,培养出了徐庆生、牛长鑫、孙丙辛、胡希华、刘艳丽、张兰珍、郝士强等一大批曲剧表演艺术家。当天,南阳曲剧艺术中心的艺术家为学员们奉献了一台高水平的艺术盛宴,将《白蛇传》《困皇陵》《惊蛰》《沙家浜》等优秀剧目一一展现给了大家。该中心不仅派出了全部的台柱子演员,而且牛长鑫、孙丙辛两位老艺术家也登台演唱了他们拿手的经典唱段。

曲剧“南牛北马”之称的牛长鑫专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演唱了他六十年前学会的一段原汁原味的南阳大调风格的老唱段,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地学习曲剧的老传统唱段,不会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同时,他为每一位学员签名赠送了他刚刚出版的“楚风汉韵曲子腔”一书。

河南曲剧有南阳、洛阳两大地域流派之分,洛阳地区是小调曲剧的代表,而南阳则是大调曲子风格的代表。2006年,曲剧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曲剧的母体“大调曲子”也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结束了南阳的寻根学习活动后,“曲剧表演人才培养”培训班的学员们走进了同样久负盛名的洛阳市曲剧院(原洛阳曲剧团)。马琪、高桂枝、周玉珍、邢金愕、冯宝娥、李振乾、马遂和、海华民等曲剧表演艺术家都出自于该团。

得知97岁高龄的马琪住院,几位学员代表驱车三四十公里到病房前去探望。当随行的刘联合唱起了马老师的代表作的几句唱腔时,马老师伸出大拇指连连说到“学哩像学哩像”。看到坐在轮椅上的马老师那开心的笑容,来自河北邯郸的两位学员也很激动,他们都为马老师的健康真诚地祝福着。

在刚刚建成不久的“河洛剧院”,洛阳小调流派的艺术家们轮番上台,一级演员郑庆恩的《老来难》,副院长、一级演员孔素红的《跑汴京》选段,总经理、一级演员张晓红的《周仁献嫂》选段,以及几位优秀青年演员的清唱和水袖、刀等基本功表演都向台下的学员们展示了扎实的艺术功底。有着院长、董事长、小调传承人、洛阳市剧协主席等等众多头衔的一级演员刘联合更是为大家展现了他深厚的演唱功底。在特地一大早从郑州赶来的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一级演奏员、“曲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张付中的伴奏下,刘院长把洛阳版的《卷席筒》“起解”唱的酣畅淋漓,韵味醇厚。最后,他嘱咐大家要多学几段曲剧的老唱腔,多吸收曲剧早期名家的长处,继承好传统,为曲剧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多作贡献。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党委书记陈勇表示,在接下来的排练、汇报演出中,中心将全力以赴,完成“曲剧表演人才培养”的结项演出工作,传承好曲剧艺术。

据悉,“曲剧表演人才培养”6月3日晚将在郑州儿童影剧院举行结项汇报演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