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无事可静坐,闲情且读书

说起北京的胡同儿,大概已经有800年多年的历史,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6000多条。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改造又重建,城市越来越繁华,满载着人文历史与风土人情的老北京胡同儿,却是越来越少,至今可能也就只有4000条了。

位于西四南大街的砖塔胡同儿是北京市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儿之一,据说是在元朝就有了的,也被称作胡同儿之根。鲁迅爷爷曾在这里居住并且写下了不少佳作,蝴蝶派作家张恨水也是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余生。

而隐藏在砖塔胡同儿的万松老人塔院内有一家书店,叫做:正阳书局,与院外的车水马龙不同,这里被隔绝出的是一片被人遗忘的老北京情怀。

灰色的砖墙,漆红的大门,惟妙惟肖的脊兽,再加上门口两边“正阳书局”、“北京砖读空间”的牌匾,让本来就很有时代韵味的环境,更加有书香文雅的气息,好像跨过这扇门,就是一位古代学识渊博的大学士家里。门口摆放着三组大门,其中一组“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写的正是北京人的传家之道、处事之学。

院子中间的万松老人塔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据史料记载有800年的历史。晴天的时候,成群的鸽子在塔顶活动,然后选一个最好的时机,一起飞向远方。

整个院子的布局就是一座传统的四合院,并且有着很多标志性的布置,院里堆满了门板、门墩、桌椅等老物件,还有石榴树、海棠、葡萄、月季、苜蓿、鸢尾、鱼缸、金鱼等等。在悠闲自在的日子里,坐在葡萄架下的木凳上,看一本书,喝一杯茶,旁边团着打盹的猫,感受老北京人的一天~

正阳书局是一家和政府合作的北京主题书店,希望通过传统的空间,现代的语境传播北京文化。你可能想象不到,这样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却深藏了6W余本书和将近300年的历史,最久远的书是一本康熙27年的书《日下旧闻》,也是北京历史第一部百科全书。

藏书中收集、展示了历史文献、实物文献、纸质文献、学术出版物、各个时期的旅游出版物等,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特色。而一个时代的变迁不就体现在城市缩影、生活方式嘛,人也好,城市也好……

课本、出生证、毕业证、自己喜欢的书、检查、情书、日记、驾驶证等,都是可以作为历史文献保存下来的东西,只不过现在人开始通过朋友圈、微博来记录生活。

北京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有很多历史基础,就像创始人崔勇说的那样:“正阳书局是根据北京的历史文化进行分类,咱们北京,必然要有党政史料,还有民俗、艺术、京味儿文学、方言土语、吃喝玩乐等”。

崔勇是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人,家族七代住在大栅栏,从小在北京的胡同儿中长大,开正阳书局这样一家书店,也是源于他深深的北京情怀。北京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公路街巷四通八达,旧时的胡同和四合院却开始慢慢消失……他查阅各种史料文献,对北京文化进行一点一点的研究,越了解就越会觉得可惜,于是他辞掉了外企的工作,决定开一家京味书局,存留北京文献,传承京味文化。

正阳书局最初开在大栅栏,后来与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合作,以利用文物保护文物的理念,迁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塔胡同儿万松老人塔院内,打造成为砖读空间。

崔勇对北京的热爱还体现在喜欢收集各种老物件,包括院子里的布置季陈设都是他一手设计、收集的,另外院子里还挂着不同时期的挂沿板,是以前商业店铺、平房的一种装饰。

墙壁上是崔勇收集来的北京城地图的各种版本,其中他最喜欢而津津乐道的是战争时期美国的一位军官,用卡通形象手绘出来的一份地图,虽与传统的地图不同,但却别有趣味。

为了更好的传播北京文化,正阳书局还推出了很多周边产品,老北京人喜欢喝茶,茶壶和茶杯就成了一种必备又讲究的存在。重重一把茶叶扔进壶里,在开水的冲泡下翻滚,越来越浓。

交谈中,院子里突然出现了一只加白的狸花猫,大大的脑袋,悠闲的步伐,见到人并不会立刻逃开,原来这是正阳书局的网红猫砖砖,是书店刚刚搬到砖塔胡同不久,店员在109公交车站捡到的。砖砖是一只自来熟的猫,谁抱都行,编辑小姐姐见到它就把阿狸撇一边了… …

正阳书局宣传的是传统文化,但它却并不是一间传统的书店,传统的空间,现代的语境,宜古宜今,传统又时尚。虽然许多京味儿书籍在网络上都能以折扣的价格购买送货到家,但是仍然有读者专程到店购买支持书局。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接触北京文化的人,或者看了阿狸的探店开始对北京文化感兴趣,正阳书局创始人崔勇贴心的为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希望对你有用哦。

屋子里的新书、旧书整齐有序的排列,木质的桌椅陈设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年代感,但来到书局的顾客却有不少年轻的面孔。

身处于传统空间内,细细回味着渐渐远去的北京城,寻找它曾经的模样,也希望我们可以将这份记忆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