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压车下六名女幼教抬车救人,为人师表理应身体力行

近期各类教师相关话题频引热议,从猥亵女生致其抑郁坠楼,到当众将学生按倒拳打脚踢,再到要求学生跪地接受竹板抽打;近年来弘扬的师德风尚如今正逐渐被诸多负面典范消磨殆尽。但是,显然并非教师都如此不堪,总有些师资典范依旧保持着优良的道德品质。

日前在廊坊固安县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蹲在越野车盲区内看手机的男子被忽然启动的车辆撞倒并压住下身,几番挣扎均无法车下抽身。由于事发突然,司机呆坐在车内不知所措,行人也因怕沾染是非而在旁围观却丝毫不敢上前。事故地点北侧一名幼儿园老师首先发现了被撞男子,在与同事简单沟通后,六名身穿红色工作服的女老师赶到现场。查看情况后,几名女老师与另一名热心路人一起将越野车右前侧抬起并后推,仅用十九秒便将男子救出。随后急救车赶到现场,将男子送往医院救治。

事后幼儿园负责人曾问女老师“未确认情况便贸然救人,难道不怕招致麻烦?”但得到的回答都是“先救人再考虑其他事。”

常言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如今很多教师仍只满足于依照课本教学,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建设全然忽视;还有些则对“严师出高徒”曲解辞意,奉行暴力体罚教育;更有甚者还会因心情问题殴打猥亵学生;这无疑都是对师德的侮辱和践踏。身为教师,理应率先纠正自身陋习和道德品质问题,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唯有自身先行端影正,才有可能为学生做出良好表率。

言至于此,也许有家长会认为“教会孩子为人处事,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是家长的职责,不该推给老师承担。”对此,笔者并不反对,毕竟,父母确实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言行都可能决定孩子未来的成长路线。但也请诸位细想,对于适学年龄的孩子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期间,孩子在哪里停留的时间最长?是学校?还是家里?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将对其造成最深远的影响。即使如此,诸位家长还会认为“老师只需负责传授知识,其他都由家长负责”吗?

其实,笔者的意思并不是希望所有教师都耗费很多时间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毕竟职责所限。其实教师只需注意自身言行便足矣。一名教学普通普通,但能够冷静调解师生矛盾的教师;和一名教学作风优良,时常暴力管教压制学生的教师;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很多习惯和处事方式并不需要刻意教导,长期的相处和对立就足以造成影响。

(每日更新一些社会事件引发的教育问题)大家看完本文对于该事件怎么看待,可以在下方评论,转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