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走进碧桂园总部开讲啦

6月27日,《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碧桂园集团总部凤凰影院开展公益演讲,为总部员工和国华纪念中学学子讲述《知识就是力量》,分享有种、有趣、有料的知识,在知识中寻找见识。让小编带你看看他都讲了些什么吧!

罗振宇的公益演讲《知识就是力量》

所谓创新

就是要回归母体

然后强化母体

这个世界不论发生什么,都是由最底层的东西决定的,而非最新的东西决定。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古至今,所有的人都在告诉我们要创新。然而罗振宇在目前创业的过程中,和同事们讲得最多的竟然是“千万不要创新” “要回归母体”。

也许可以以最近的热点来理解。最近中美贸易战打得正是热闹,双方你来我往,500亿、2000亿关税逐渐加码,于是有人对中国的经济表示担心,还搬出各种证据来证明。人们可能忘了,在全世界,像中国人这样干得热火朝天一心向前的,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中国的银行logo一般是外圆内方,因为这是从铜钱的符号演化而来的,哪怕今天大家天天用支付宝微信也不会有改变。而我们手机上的日历、电话、闹钟等扁平化设计,都是演化自曾经的实物,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母体的力量。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说:别人都在求变,而我想的是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

罗振宇在演讲中

罗振宇做“得到”的APP,是知识教育领域。之所以选择教育,也是因为这是人类最根本的东西,人不可能不接受知识和教育,就像人不可能不吃饭。

说来也巧,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创办国华纪念中学,出发点也是教育扶贫,今天罗振宇又为国华学子讲为什么选择教育。看来碧桂园和他一样,都没有脱离母体。

不能用KPI考核代替管理

因为设置了KPI,所以导致你们在为KPI而打工,而不是为公司的目标而努力。

现在的社会很浮躁,罗振宇也告诫国华学生,进入社会后眼光很容易被遮蔽,推荐大学时期多读王阳明。这种遮蔽就像,一个公司提出KPI,本意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然而KPI出来之后,人们却把目光放在了KPI上,忽略了出发点是为公司,于是发生变质。

这个观点与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高管会上的要求何其相似:不能用考核代替管理。很多时候,也许人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总会慢慢变质。

罗振宇说,这个时候,谁能最先回到母体,谁就能爆发最大的能量。碧桂园人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平时工作中的出发点究竟是为了完成考核?还是真正从公司出发?做到科学谋划了吗?

中庸,正正好

写字的时候,这个笔画偏左还是偏右好?都不是,而是要正正好。中庸不是和稀泥,是正正好。刚刚好,才最好。

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然而中庸就是和稀泥吗?是充当老好人吗?罗振宇说,中庸是正正好。什么是正正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游戏中的走位不快不慢,就像减肥时多一斤则重、少一斤则轻,这就是正正好。

罗振宇在演讲中

罗振宇说,很多人不信中医,可是如果中医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能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何不采用?进入社会之后,以前的原则可能会突然没有用,不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再是“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这个时候,或许正是好好体会中庸的时候了。

算法·外设·算力

自己是算法,别人是外设,社会是算力。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不再需要别人的赋权。每个人都有成为网红的机会,每个人也都有成为大V的机会。前提是你能否提供一个算法?

为了更好地体会,罗振宇以国华学生举例:得益于中国20多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碧桂园不断成长,于是有能力创办国华纪念中学,大家得以共聚在此。对你们而言,这些就是你们生命中的算力。

如果你能提供一个算法,把别人视为外设,整个社会当做算力,那么你就是全新的产品。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反复做重复做,就能把所有耐心跟不上的人甩掉。

在回答国华学生“如何成为一个自媒体大V”的提问时,罗振宇以自身举例,《罗辑思维》之所以能够成功,也在于提供了一个算法,从无人认可到获得关注。虽然是简简单单的60秒语音,但他已经坚持了2000多天。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反复做重复做,就能把所有耐心跟不上的人甩掉。

国华学生提问

网上流传,“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网上又流传,“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

总有人想走捷径,最后反而走了一条最长的路,而不走捷径才是最快的捷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