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礼物丨他们为导盲犬设计了一个“iWatch”

我们都知道人类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沟通,而狗狗更多的是依靠视觉、气味及肢体动作。这种方式的差异使得人类于狗狗沟通时存在“延迟”,即人类很难在准确的时间点上快速得知狗狗想要传递的信息,尤其是人类无法看到狗狗的时候,这种“延迟”甚至会变成“无信号”。

视障人士和导盲犬就是如此,视障人士无法通过这些信息判断出导盲犬当下的状态,在何时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虽然导盲犬经过了严格训练,大多数时候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但如果能及时得知导盲犬的状态,对视障人士和导盲犬的出行安全和生活品质来说,必然会更有保障。

Sean Mealin博士与它的导盲犬Simba,双眼失明的Mealin博士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图片来源: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最近,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团队发布了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将一个整合后的体征检测模块加入到导盲犬的牵引器具中,分别来检测导盲犬的呼吸和心率,这些信息会通过传感器输出到手柄底部的微型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分析后的数据通过微信计算机发送到视障人士的蓝牙耳机中,通过音频告知他们导盲犬当前的生命体征。

目前该项目在实际测试中受到了很多视障人士的欢迎,但是团队成员相信它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更广泛的引用,尤其是考虑到现在视障人士很大程度上是在依靠听觉感受和评估他们所处的环境。

触觉反应导盲犬牵引绳原型

(图片来源: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除了听觉反馈以外,研发团队还为该设备配置了一个触觉反馈系统,他们在牵引设备的手柄顶端安装了两个振动马达,一个随着导盲犬的心跳频率振动,另一个则随着导盲犬的呼吸频率振动。触觉反馈系统与听觉反馈系统一样精准,可以实时向视障人士的拇指和小指提供触觉反馈信号。

此外,视障人士可以选择不断地“听到/摸到”导盲犬的呼吸和心率,也可以选择只有这些信息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才被通知。

David Roberts博士与他的“研究助理”

其实这并不是该团队第一次涉及工作犬领域的研究,再此之前该团队的另一位重要成员David Roberts博士主导设计过一套类似的系统用于救灾现场的搜救犬。

这套系统不仅能监测搜救犬的生命体征数据,还可以利用传感器将狗狗的肢体动作远程传输到计算机中,来实时观察狗狗的状态。“狗主要通过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我们的挑战之一是开发传感器,通过远程观察它们的姿势来了解它们想要传达的信息,”Roberts博士说。“即使它们并不在我们的视线之中,我们还是可以确定它们现在究竟是坐着、站立、还是正在奔跑。”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其背后是残疾人及其家庭无绵无尽的痛苦。对此,我深有体会。”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聚焦于那些能够改变生活、变革产业的新技术,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为残疾人和相关工作犬设计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会让残疾人和工作犬拥有更健全、乐观、独立、有尊严的生活,希望国内以后也会出现这样的团队,让他/它们也得以分享科技发展的红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