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间性论看中国哲学创新性发展及应用

2018年6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协办的第二届间性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围绕间性理论及其应用发展,梳理东西方文化中间性理论的哲学基础与发展脉络,探析间性思维在人文、社科、艺术等诸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就媒介间性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中国哲学的间性思维

间性(interality)及间性论(interalogy),是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商戈令近年来基于中国哲学的创新性发展提出的概念。作为一种哲学范畴,间性概念萌芽于《易经》《易传》《庄子》等中国先秦经典,用来指称存在、实体、语词及概念组成之内、之外和之间的时空、变化、关系等非实体因素、性质和作用的总和,随后发展成为中国思想区别于西方传统本体论模式的重要特征。间性论专注于间性研究,是寻问实体怎样生成和如何存在的哲学范式。通过间性来认识实体,还是通过实体来认识间性,可以导致两种不同的哲学导向或认识路径。在间性思维的基础上还原并重构间性论,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准确解读中国古典哲学,同时为未来哲学的发展提供重要资源和全新视角。

在本次研讨会上,商戈令教授以《阔落与间/间性》为题作主旨演讲,将柏拉图在《蒂迈欧篇》提到的“Khôra”(阔落)与中国古典哲学中“间”及“间性”概念进行对比。在柏拉图的著作中,“Kho?ra”是既不能用理性思考,亦不能以感性感受的“真正永恒”,但在后世的发展中却被重视逻辑思辨推崇理性至上的西方哲学长期忽视,直到被20世纪理论家海德格尔、德里达、克里斯蒂娃等重新发掘。此概念与中国哲学的“间性”概念极为相似,二者对事物之间生成、境况、态势、关系、相互作用、时位、变化、全体等的把握,都可以成为反思本体论哲学方法论、世界观的重要资源。在商戈令教授看来,发展中国哲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回到源头,带着对人类和时代的关切对原典重新解读,在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中探索中国哲学,能对当今生活世界的普遍问题提供独特且有意义的解答,从而有利于丰富完善人类精神文化建设。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教授倪培民从中国哲学的功夫视角对间性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哲学与其说是一门学问或一个领域,毋宁说首先是一种视角,是看待世界的方法。宋明儒所常用的“功夫”和间性概念一样,都是可以帮助我们转换视角,从而揭蔽中国哲学奥秘的放大镜。中国人的功夫以追求生命的有效性为指向,重在务实而非求真。这种具有实用理性特征的文化,既注重个体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更加强调群体的间性关系,道德伦理的本质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天人之际关系的间性表达。关系先于个体而存在,个体自生命诞生之日起便进入各种既存的社会关系之中,被赋予了特定的身份和角色,确定了自身的责任与规范。以建立和谐大同社会为终极理想的中华文化,其核心就是家国同构、修齐治平的各种间性关系。

间性思维的多向度应用

间性及间性论虽然抽象晦涩但并非曲高和寡。间性思维方式已在“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内化成一种民族心理与文化基因,并以其普遍性、包容性、关联性、灵活性、广泛性等特征,在人文社科的诸多领域实现了广泛运用。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张先广从人类与技术、虚拟与现实、道德与伦理等角度,深入分析并系统阐释了德勒兹与间性论的相关性。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教授李勇在题为《速度、间性与意义空间》的演讲中认为,当代媒介提升速度,速度碾压间性,破坏了意义的生成和生发空间,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三大关系发生质的变异,其间性交织亦发生了根本性位移与重组。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惠东坡在题为《话语间性:周边传播研究的新视域》的发言中指出,“话语间性”不仅是主体间性沟通的媒介,而且是主体间性传播行为的载体、目标和原则的重要影响要素;并以间性思维为出发点,从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的角度解析周边传播的运作机制。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副教授刘宝从间性的角度对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文明模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汤因比“所有文明都是同时代的”论断实际上是从间性的视角出发,反对以国家为单位的普遍做法,肯定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与对话。

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李澤光从岛屿与间性的视角出发,探寻德勒兹式的主体化哲学路径。日本和光大学教授上野俊哉以当代哲学中关系性为出发点,追寻当代哲学中“间性”思想的历史谱系。美国加州整体研究所独立学者贾斯汀·帕森斯在题为《象数与易理的间性》的发言中,对《周易》之中“变易”“阴阳”等概念的间性意义进行解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梁一萍以身体、服装和间性为出发点,剖析了日本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的作品中间性思维的运用。台湾大学教授廖咸浩从间性视角出发,解析德勒兹与道家思想中人的概念,指出人的主体性是由非人类主体的构成而组成,人与万物相同,气聚而生,气散而亡。台湾大学教授苏子中则从表演理论角度出发,阐释了间性思维与间性理论在艺术实践中的话语表达。

媒介间性的创新发展

作为一个舶来词,媒介间性在西方学术界已有多年的历史。此概念聚焦不同媒介间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新旧媒介之间的互动补偿,不同媒介的交互融合,媒介边界的穿透消融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宫承波在间性论视野下对媒体用户体验做了深入解析和阐释,揭示了媒体用户体验的间性性质,指出媒体用户体验是一个关系汇聚、丛生的场域,是一种变化莫测、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为;在智能媒体时代,开发场景价值、实施场景化传播,是满足媒体用户体验和需求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庆香以《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与主体间性》为题,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的主体间性特色,新闻生产方式由单一的职业化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生产、职业化生产与智能化生产共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詹骞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柳林婧从媒介间性视角下分析视觉政治传播的特点,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为例,从平台搭建、用户卷入、技术支持角度展示其对媒介间性理论的应用,并提出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政治传播应加强多平台互动,形成媒介共振,注重用户的叙事卷入等合理化建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高级实验师庄捷结合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分析了媒介间性在媒介融合中的作用。他认为,媒介融合实际上就是各种传播载体在信息传播功能上的融合,媒介间性决定各媒介之间的关系、组合与联系,媒介间性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媒介之间联系的紧密度决定了媒介融合的发展程度,媒介间性的发展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发展。

与会学者合影(图片由会议方提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