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分享||作家那些事儿——毕飞宇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走到了五月份的尾巴,马上就要迎来热浪滔天的六月。还记得去年此时,即将高考的我们还在拼命地刷题、背素材,其中便有作家毕飞宇的素材典故,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开始关注这位作家。

2005年是毕飞宇原创长篇小说的丰收年。在众多一线作家各自推出长篇新作之后,以中短篇小说知名的毕飞宇在时隔8年之后,推出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平原》。这本小说自然也被看成毕飞宇的转型之作,《平原》在毕飞宇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延续性要大于标志性。

其中,他的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是毕飞宇继《平原》之后时隔3年推出长篇小说《推拿》,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而且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被誉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版为全社会更好地了解盲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一个范本。

毕飞宇在《推拿》中从很小的方面开始写起,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详细透彻的刻画与形象把握。

在这部小说的写作中他摒弃了传统习惯中对特殊群体“自上而下的悲悯与同情”,本着对盲人极大的尊重与理解,站在盲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世界,进而细微彻底地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而真实的生活,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小说拥有超乎一般的细致绵密的语言,令人惊讶的敏感纠结的情感,小说外表沉默、内心绚烂;它平缓多过激烈,温情多过残酷,却又让无奈与悲凉相伴相生。就像一条静默的河流缓缓流过,有漩涡,也有温度,夹杂着无奈也携带着沧桑。

“毕飞宇的《推拿》恰恰以很小的切口入手,对盲人独特的生活有透彻、全面的把握。这部小说表现了尊严、爱、责任、欲望等人生的基本问题,所有人看了都会有所触动。”这是《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对毕飞宇的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