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大山的他,能教书,会理发,还是山里娃的阿爸

编者按:

他,有着多重身份。

他是大山的孩子,也是学校所有孩子的阿爸;

他是名副其实的园丁,浇灌孩子们的心灵之余,还自学成才修剪大家的头发;

他教授语文、思想品德、信息技术、体育和音乐等科目,还是班主任、教研组长,后来成为了副校长;

他是护送孩子回家的“保镖”,经历过暴雨和塌方……

他,就是乡村教师桑磊。他坚信,最偏远的大山也有太阳的光芒。

▲ 桑磊和孩子们

2007年9月,山里娃桑磊大学毕业了。按照寻常的剧本,他也许可以离开大山,去到更好的地方任教。但是兜兜转转,他从一座山走进了另一座山,来到了捧当完全小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捧当乡,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是云南典型的特困地区。

▲ 航拍捧当的校区

在乡间执教的路上,桑磊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崇山峻岭,也带领孩子们跑出了希望。

跑熟了千家万户

说起桑磊,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就是那个家家的狗都认识的小伙子”。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却真实地反映了桑磊的生活。

捧当乡有句俗话,“山的里面是山,山的外面还是山”。

桑磊刚来的时候,有学生告诉他,走曲曲折折的山路,从学校回到家,步行需要8个小时。即使有一段搭车,再步行也需要5小时。起初,桑磊是不信的。国家发展那么快,难道学生上学还像过去一样艰辛吗?为了一探究竟,他决定亲身去试试。

于是,桑磊先骑着摩托车从学校出发到阿鲁拉卡山脚,用了2个小时左右。然后再步行爬了3个半小时,终于到达了村庄。那时他才真切体会到贫困山区孩子们求学路的艰辛。

▲ 桑磊为学生答疑解惑

后来,桑磊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山里的每一条路,走访了每个学生的家。山里人多养狗护院,怕狗的他,经常被狗撵着跑。但经过11年、上万公里 “长征路”,他跑熟了千家万户,成为了那个“家家的狗都认识的小伙子”。

谈到为何要艰难跋涉前去家访时,桑磊笑着说:“我是他们的阿爸呀。”

这位“傻乎乎”的探路人感动了无数家长,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才有了后来桑磊和孩子们更多的故事。

跑赢了泥石流

老师的工作在很多人的眼里无非就是上上课,改改作业,但桑磊教书几乎“要命”。

在那个崇山峻岭的山区,一旦接连暴雨,就很容易发生塌方。而孩子们又必须得回家,于是桑磊和学校的男老师们就承担起保镖的职责,护送孩子们回家。

淋雨、过水沟在桑磊看来已经不算什么了,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泥石流。

那天,不停歇的暴雨使得学校对面的道路严重塌方。经过抢修,相关部门开辟了一条小道供学生回家。起初,学生通过还比较顺利。但当经过塌方严重地段时,山体突然出现了滑坡。紧急时刻,桑磊当机立断,在后面赶着学生拼命往前跑。

▲ 桑磊带学生们跑过危险地带

随后一声巨响,山上的巨石、泥土就像大坝泄洪般倾泻下来,还好没有人受伤。

此后,每当春雨来临,桑磊和同事们都会自发当保镖,护送孩子们回家。

跑出了400双运动鞋

桑磊似乎并不满足于“探路人”和“保镖”这两种身份。实际上,他几乎是个全能超人。

捧当乡没有理发店,桑磊就自学成才。11年来,他每个月都给孩子们免费理发。一千多次的操刀经验,让桑磊成为了一名熟练工。打碎发、剃光头和修短桩,这些孩子们最常见的发型需求,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 桑磊给孩子们剃头发

理发的问题解决了,桑磊又开始担心起了孩子们衣服。一到冬天,学生们写字的小手上全是冻疮。作为阿爸的桑磊心疼,作为老师的桑磊着急。

后来,经朋友启发,计算机教育专业毕业的桑磊决定利用上网募集物资。

桑磊又跑了起来。这次他四处奔走,联系自己的朋友、爱心组织和相关人士,将孩子们的生活情况通过微博图文的方式发布出去。

▲ 桑磊给孩子们系红领巾

2011年,在桑磊的联系下,社会各界给孩子们捐赠了400多套全新的毛绒衣裤、400多双运动鞋。2012年,有公司为学生们捐赠了500多个不锈钢饭盒、200双雨鞋、600多套蚕丝棉被。2015年底,学校平均每个孩子都有3套左右的换洗衣物和鞋子。冬天的时候,孩子们终于能穿上厚实的衣物和舒服的运动鞋。

至此,桑磊那一颗东奔西走的心终于踏实了。

为爱留下

和其他一些乡村学校一样,捧当完全小学的人员流动也非常频繁。

在桑磊任教的前九年里,学校就已经换了三届校长,调走了五十多名老师。以至于,85后的他都已经算是“老资格”了。

“有些外地老师刚来时满怀激情,但不到三个月就辞职走了。”桑磊不无遗憾的说。捧当乡地处滇缅藏三地交界之处,条件十分艰苦。直到今天,大家想买个菜,一周也只有一次赶集的机会。

▲ 桑磊给学生们讲解安全事项

本地老师往往更稳定,但在学校的竞争招考机制下,本地老师又需要提高水平才能竞争得过外地老师,进入学校的教师队伍。这使得教育人才总是很紧缺。每年九月,都会走一批教师。

桑磊也有过“走”的机会。他工作努力,教学成绩也突出,后来更是当上了副校长。这期间,也有领导明确表示,只要他愿意,就邀请他去县城里工作。但桑磊坚定地拒绝了。他选择停留在原地。

因为,乡里的孩子比县城里的孩子更需要他。

“人都想追逐更好的生活,”桑磊说,“我觉得做乡村教育,你不把它当事业做,会特别痛苦;但是把它当事业做,又特别辛苦……当然,也特别幸福。”

桑磊告诉我们说,他是大山的孩子,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就像花儿一样。

“他们有花朵一样的憧憬,他们有花朵一样的梦想,他们有花朵一样的灿烂,他们有花朵一样的芬芳,只要你我去播撒知识和爱的阳光,他们必将成为大山的希望,必将成为祖国的栋梁。”

▲ 桑磊护送孩子们放学

后记

桑磊是2015年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3年过去了,捧当乡的孩子们还好吗?乡村教师奖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带着一肚子的问题,我们拨通了桑磊的电话(以下为小编整理后的采访)。

Q: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A:通过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后参与的三年培训,我结识到好多获奖老师,与大家一起交流教学技巧,学到了很多;教育的视野变得开阔,以前只是做教书匠,现在更想要成为教书人。在我看来,教书匠只看成绩,而教书人会注重孩子们人格的培养。

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继续参加基金会组织的培训,特别好,每次去培训都能提升我对教育的认识。因为在大山里,想到的看到的太少,思维比较局限。每一年参加完培训回来都有不同的思考,基金会的培训让我可以从内心自发去思考,去学习。

Q:您当下的教学理念是怎样的?对学校的发展,有没有什么亟待实现的心愿?

A:现在的教学理念是:对于适合读书、有天赋的孩子就继续鼓励,不断教授知识。而没有天赋、不那么喜欢读书的孩子,同样要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引导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学习,比如能够考上一个职业高中去学习一门艺术。总的来说,希望提高当地人的文化水平。我想,肯定会有一部分孩子将来要留守大山,现在更好地引导他们,能帮助他们未来找到致富之路。

曾听说过一句话——文化高不高看图书馆多不多,我们下一步希望在村里建立小型的图书室,让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产生兴趣之后,即便孩子毕业了,只要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提高当地的文化水平也是很有意义的。

Q:捧当乡孩子们的生活现在怎样了?

A:捧当乡现在也还是没有理发店、没有宾馆。由于雨水特别多,地质条件不是很好,塌方、泥石流还是会发生。

高兴的是,外界还在继续关注学校的孩子们,有一个公益组织连续四年给学校的一个校点提供资助,主要是物资方面。

此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愿意留在大山,所以,我坚信,最偏远的大山也有太阳的光芒!

图片来源:影像国际网

内容来源:新华网、云南网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