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贫如洗到身价数百亿,坐拥7000万豪宅、16位美女管家...

玻璃大王曹德旺,是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曾多次跻身“福布斯富豪榜”、“胡润排行榜”,获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等,被称为“中国首善”。

他是中国入世后带领企业打赢世界反倾销案的第一人,为中国企业界树立了一个标杆,成为当之无愧的“玻璃大王”。

在中国,每3辆汽车中有2辆使用福耀玻璃,在全世界,其企业的市场份额更是占到了20%。“曹德旺不是在做玻璃,而是在印钞票”,有人曾这么评价他。

曹德旺也曾说:“钱对你们来说是钱,对我来说是多余的赘肉”。这足以见得他这一生多么成功与富有。

他从白手起家,到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再到坐拥7000万豪宅、配备16位美女管家、身价数百亿,拿出70亿用来做慈善,成为中国首善。他逆袭的人生究竟是怎样修炼而成?又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呢?随阿金一起来看看吧。

1

玻璃大王究竟有多富?超乎你的想象!

很多大佬都拥有自己的别墅,玻璃大王曹德旺也不例外,他花了三年时间,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私人豪宅,这座豪宅到底有多豪?我们一起来瞧瞧:

这座位于福州郊区占地数千平米的豪宅,是由美国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的,花费近7000万元,据说是他的第 4 套房子。

■■■■■

(豪宅外观图)

豪宅主楼高三层,建筑内外都显得富丽堂皇。宅院里不仅有园林、游泳池,还有装修考究的客厅、书房、中西餐厅,以及酒窖、健身房、私人电影院、书画间等等,一应俱全。

■■■■■

(豪华内饰)

■■■■■

(宅内的园林和游泳池)

■■■■■

(酒窖)

另外,豪宅里还配备着16位美女管家。

最有意思的是,在园林中曹德旺还专门开辟出来的一款菜地,这块菜地和豪宅显得是格格不入,但却是曹德旺硬性要求开辟的菜地。

■■■■■

(十六位管家、私家菜地)

有朋友曾问他:“中国有没有谁的房子比你这更大更漂亮的?”。

他却相当自信地说:“比我更大的肯定有,比我更漂亮的那肯定没有。”。是啊!这座豪宅简直就像是用金子堆砌而成的,又怎能不富丽堂皇呢。

如今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挣来的,不靠爹妈,就靠自己,敢拼也不服输,才得以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传奇。

有人说,“高文凭,意味着高收入”。早早辍学的他如今所拥有的财富,或是很多高学历的人几辈子也挣不来的。这个现实版的例子,不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的片面性吗?

俗话说,“一个人能吃多大的苦,才能享多大的福”。从一无所有到身价数百亿,他这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呢?

2

从一贫如洗到中国首善,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曹德旺就是这样的人,吃过苦,也挨过饿;拼过命,也迷茫过;失败过,也放弃过。但最终还是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1946年,曹德旺在上海出生,本是有钱人家的“小少爷”,然而还未记事,出生后的第二年,全家在搬回福清老家的途中,不幸遭遇沉船,大部分家产都和运输船一起沉到海底里去了,从此家里变得一贫如洗。

因为家贫,他9岁入学,14岁辍学,16岁开始和父亲做生意。

刚开始,他做过小买卖,帮父亲倒卖过烟丝,倒腾过水果生意,贩运过木耳,因为没有本钱,他忍痛卖了媳妇的嫁妆。到1970年年底,曹德旺靠贩卖木耳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00块,那时候的3000元相当于“巨款”,够盖两间房了。

(曹德旺和妻子)

尝到了甜头后的他,决定做一笔大买卖,把3000块钱全部投入,再加上许多村民赊账给他,他收购了大量的白木耳,准备运到江西出售,结果刚到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没收,说他是投机倒把。

结果又回到了原点,他不仅身无分文,还欠了一屁股债,没办法,只能到工地上拉车挣钱,给乡亲们还债。

后来,他父亲实在看不下去,就让曹德旺去了高山异型玻璃厂当了一名采购员。

1983年,玻璃厂连年亏损,国家就想给处理掉,经常做生意的曹德旺看到了机会,承包了玻璃厂,第一年就把水表玻璃的销量从几十万增加到了200多万片,赚了20多万。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外国进口的汽车玻璃成本价200元,卖到中国却8000多元,简直就是暴利!于是,他决定要研发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他终于研发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售价2000元,比日本进口的整整便宜了6000元。

1987年,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一年就赚了500万,当时就有人说,“曹德旺不是在做玻璃,而是在印钞票”。

有钱后的他也曾迷茫过,差点遁入空门,幸好听了一位老和尚的劝这才回来,一边继续努力做企业,一边做慈善。

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从占领国内市场到进军国外市场,开始海外业务,一步步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玻璃制造企业。

到现在为止,福耀玻璃在海外投资建厂花了近100亿,但从国外拿回来的钱超过了100亿,曹德旺说这都是挣回来的利润。而且他还说:“美国投资一年,出口创汇就达到10亿美元左右。”

赚外国人的钱,然后拿回中国,这才是中国企业家需要做的事情。

而在慈善方面,他更是让人赞叹不已,设立基金会,修建寺庙,资助灾区和偏远山区的大学生,截止2016年,捐款金额超过了70亿,最近几年每年都捐10亿,这都是他个人捐款,从未动过公司一分钱。

别人说他是中国首善,但他说只是有钱人捐了一点小钱。

或许正是因为他吃过苦遭过罪,更能体会到别人的难处以及生活的艰辛不易,知道心智的摧残折磨,懂得现实的无可奈何,感受憧憬的望尘莫及,知晓雪中送炭对需要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总是喜欢乐于帮助别人。

身价数百亿的他,能拿出逾70亿来做慈善,中国企业家有他这个魄力的能有几个?

3

身价数百亿,却有着同样的苦恼--“寻找接班人”

如今,已经是改革开放40年,第一代企业家们纷纷步入“退休”的年龄。他们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寻找接班人。

但他们在寻找接班人的这条路上一直困难重重,因为有很多企业家的子女并不想继承父业。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平均年龄达到52岁的创业家群体的子女二代中,多达82%的中国企业家子女“不愿或不主动接班”。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无人接手”或成不少民企面临的尴尬。

一份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曾调查,约65%的受访二代财富继承人希望以引入职业经理人或只担任股东的方式延续家族企业的经营,或转卖并退出企业。

在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子女中,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柳传志之女柳青、王健林之子王思聪都是“富二代”独自创业的典型案例。

他们选择独自创业,或许是因为家族创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许是因为在资金足够充足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追逐个性,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又或者是对产业发展有独到的见解,不愿意被贴上仰仗父母、不劳而获的标签......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作为“富二代”接班候选人,或许在他们内心深处只是觉得,“父母是白手起家的,自己也一定可以,如果能凭着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成绩,然后再考虑是否接班,其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至少证明了自己的真正实力,如果能被更多人认可,这绝对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而身价数百亿的曹德旺,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近年来,福耀玻璃的意向接班人换了又换,对于曹德旺来说,最最苦恼的事情大概就是自己挣下的百亿企业,儿子却不肯来接班。

有人说是因为他儿子嫌产业档次不够不肯接班;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儿子要独立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一直不愿继承家业!但即便如此,曹德旺却依然对儿子赞不绝口,对儿子创立的产品进行了高度肯定。

2006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曹晖曾出任福耀玻璃总经理,但此后因“希望专注于其他商业事务”而辞去了总经理一职,自己出去创业,成立了福建三锋集团,专门从事汽车领域相关的产业。

然而,最近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6月25日晚间,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称,福耀玻璃的全资子公司福耀香港拟收购关联方曹德旺儿子曹晖所控制的三锋控股持有的福建三锋集团100%股权,股权收购的交易总价为人民币2.24亿元。

紧接着,6月26日,曹德旺回应媒体称:此次收购是为了其子曹晖接班福耀玻璃做准备。

(曹晖)

经过不懈的努力,长子曹晖终于被说服接班。一块心病得已落地,72岁的曹德旺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由此可见,在接班这个问题上,曹德旺也不是一般的坚持和执着,不过最终总算是如愿了。

阿金认为,这不单是寻找接班人的问题,同时也是家族传承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家族企业继承模式五花八门,但逐本溯源,无非都是基于实现“贤”与“亲”的统一结合。“接班人”培养是一项长远的计划,需要从长计议。一个企业的传承,不仅仅是两代人之间传一下位子那么简单,重要的是传承好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有章可循,有制度可守,不会因接班问题而发生动荡。

总之,接班人的选择是所有企业的大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如何,企业都需要迈过这个坎才能走向基业常青彼岸。

4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秘诀是...

每一条成功的道路上都会伴随着无数的坎坷,没有谁的人生总是一帆风顺的。但有时真正的困难并不是来自于企业本身,而是企业之外。

比如:当曹德旺走出国门干成全球老大时,有人却质疑他跑路了,结果他从国外拿回了100亿;当他说到出海战略时,却遭到了群嘲,但他坚持讲真话的责任感却得到了《人民日报》的力挺。

面对质疑时,他很少反驳,因为不管大家怎么说,事实始终都在那里。时间会证明一切!

作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曹德旺将经营一家跨国企业作为毕生的骄傲和荣耀。

至今年逾70岁的他仍然保持旺盛的精力,每天6点起床,一天工作十数小时,假日不休。甚至连生病都没时间,勤劳得像是工业线上的流水机器人,数十年不露声色隐忍自胜,徐图自强。这就是一代伟人的自律和敬业精神。

从一贫如洗到中国首善,他的逆袭人生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要急于成功。与此同时,成功还是一趟持续的旅程,一次成功容易,可是要将成功持续下去却很难。而“坚持”才是这成功的唯一通道。

总之,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坚持,再坚持一下,就可以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