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一等奖摄影作品被质疑是“摆拍”!是故意为之还是糊弄观众?

两副一等奖摄影作品被质疑是摆拍

7月7日,在广西图书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这里正在举行的第三届南宁机关“公仆杯”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获摄影一等奖照片《分享》显示,在太阳照射的野外环境里,一名身穿制服的干部手捧一本学习笔记本,与围在她身边、同样保持微笑的几名女士交流。

获摄影一等奖照片《辅导》显示,在太阳照射的环境中,一名穿着裙子的女教师和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学生在交流,围在老师最近的孩子手里拿着泥塑,有的孩子蹲着,有的站在背后,有的举手,有的像窃窃私语。

一些居民看到两幅被标注属一等奖的摄影作品时,有部分人认为这两幅照片属“摆拍”不当。

但也有人认为,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主题和评判标准,“摆拍”也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手段之一,不必大惊小怪,而参赛参展者可能并非专业摄影人员,也不必吹毛求疵。

还有人认为,这两幅照片几十年后有历史价值,参加旧照片展,“绝对得大奖”。

公开资料显示,这场书画摄影展的作品,是从南宁市直机关干部职工投稿的500多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体现城市发展成就和干部精神风貌。

展出前,主办方组织了比赛评审会,受邀专家经过认真评审和反复揣摩比较,评选出350多件优秀作品,有280多件具有较强艺术性和感染力的作品被公开巡回展出。

你怎么看?

【930快评】作品须注意社会价值取向引领

“摆拍”作为一种允许在摄影艺术创作的手段,人们可以接受它运用在广告摄影、商业人像摄影中,而新闻摄影、民俗摄影等领域,大部分人希望不是“摆拍”而是“抓拍”,用镜头记录真实瞬间。

以上个别照片被质疑“摆拍”不当,也仅仅是观者一家之言。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白了,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要反映生活本质,提炼其中蕴含的“真善美”。

一件优秀作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所传递出的信息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此的价值取向,而具体到这个展览,甚至会影响大家对“公仆”形象的认知。

因此,经过评选后拿到公开场合展示的艺术作品,要做好接受人们这样评议的准备。而无论如何,作品只有经受检阅,才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引领社会价值取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