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吐槽:我们都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

知名编剧汪海林最近说了句话火了——“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

这话马上让人有一种想“造句”的欲望:为人不识煤老板,看遍国剧也枉然。

立马就去翻他的那些代表作:《铁齿铜牙纪晓岚》、《神医喜来乐》、《爱国者》、《楚汉传奇》……

敢问汪编剧,哪一部是煤老板投资的?

1

某一刻,真觉得汪海林是不是做了历史研究者,煤老板是哪个世纪的,恍惚了都。

但江湖确实还有他们的消息,不过感觉这些消息条条都是和汪海林的愿望对着干的。

比如前两天有条新闻——还不起利息了!身家220亿的“煤老板”,旗下公司欠下721亿巨债!

正因为煤老板惨成这样了,汪海林才会怀念啊。谁说相见不如怀念,见了没啥用才怀念。

但讲真,煤老板为啥不干预创作这一点,挺耐人琢磨的。

不记得谁说过,这个世上没有不想干预拍摄的投资人,但是不是谁都能干预得了的。为啥,只会挖煤的煤老板最清楚。

“除了要求找女演员之外”,这话不就是赤裸裸的干预吗?

2011年那会,电视剧导演协会会长陈家林痛批圈内怪状,曝煤老板、地产商干预选角:

“现在的导演已经可怜到成了打工仔了,基本就是四、五把手……第三把手是制片方,投资人不是他们,投资人一般都是煤老板,或者房地产商,制片方是帮他们运作的。我有一次,愣是把一个他们安排的完全不行的女主角从五指山给骂回来了,我不怕他们,大不了不拍了。”

好家伙,原来,我们敬仰的导演和编剧什么的,在一个剧组里,还真不算什么“大人物”啊!

要说干预选角这事还真不没什么技术难度。但要干预创作,那就得有十年功夫。我觉得煤老板应该是一个干脆的人,他们没有十年时间好等。

汪海林这回说的话,其实是一部“长篇”,但人硬是只记住了涉及到煤老板的这部分内容。谁让煤老板自带标识呢。煤老板团购悍马这事,估计不少人还没忘。

“呼唤他们回来”,感觉很励志有没有?细细品读,真是大实话。

遗憾的是,汪海林对着煤老板高唱“昔日重现”,煤老板只能回以“大约在冬季”。

2

影视剧的投资,是门学问,更是一门经济课,说白了,是“钱课”——谁有钱才能往里砸钱。

很久以前,我一哥们,想投资影视。他就觉得一身“财华”堆在那里,像一堆肥肉一样让人烦,不如找个锅给炖了。

我被他灿……烂的理想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因为他那时只有百万身家。顺便说一句,他是卖包子的。

有一段时间,我很担心如果他真的投资了,影视剧里会不会多一些包子脸。好在这事从根上就断了念想。

有两个问题,大概可以研究下去——第一:煤老板之前是谁做投资人?有没有人在怀念着他们?第二:互联网企业之后……哦这个问题先打住。

从汪海林的感慨里,能够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奈。我就不信有格调的贵圈有那么喜欢煤老板——都是矮子里选将军啊。

这一点,我这个球迷深有领会。

从前郝海东那一届国足,差点被马尔代夫逼平,人骂最窝囊一届;再往前马林那届,世预赛“阴沟里翻船”,也被骂最差国足。

可现在呢?

所以,时间不仅可以疗伤,更可以“倒追”。

以前的煤老板也给人一身臭毛病的感觉,但是凡事得看对比角度不是?

导演就未必喜欢煤老板,陈家林干过导演,他明白选角被干预的后果。

不少影视剧里,那些呆若木鸡一点不会表演的主要角色,莫非就是被干预来的?

据说有的小鲜肉,连台词都不练,“晃脸”就可以——全新诠释了“傀儡”的神级内涵。

说起来,作为娱乐圈著名的“大炮”,汪海林经常就各种乱象发声:

大IP+小鲜肉=烂剧;

电视剧的选片权落在了色情狂的手里;

中国影视业没有起码的是非观;

……

这些话有点拉仇恨,但没啥大毛病。

投资是有风险的,买片子也不是上哪旮沓包了几张碟子慌慌张张就走,得看成效:

这个成效有时很简单,不是观众哭,就是观众笑。

3

这就到另一个讨论角度了。

为啥这么多人爱用小鲜肉,倒不是小鲜肉不用冷藏就能保鲜,而是有“市场”,有保证。

想想,那些粉丝为了追星鲜肉,连飞机都整晚点过。就算小鲜肉在剧中一言不发——不记台词,甚至全程替“声”,粉丝也会尖叫的。

再烂的剧,总有粉丝兜底。

这事想想蛮恐怖的,演员不好好演戏也能发大财。

最近《我不是药神》大火,我看了这部电影,也和大伙一样落泪了。为啥好,倒不全是因为触碰现实敏感题材,演员的炸裂级演技是最大亮点。

跳钢管舞那女演员,多燥,人家那可是练了一个月的结果。

王传君从前也演过一般般的片子,角色被定型的挺厉害。这哥们于是多年拒绝烂片,要沉淀,终于等到了“药神”。

为了演好角色,他曾经吃了44个包子,一晚上干掉5碗面条,简直是包子和面条闻之色变的主儿。

再说“囧”系型男徐峥,演得多传神,就好像他干过十年似的,准没少体验生活。

你别说,《我不是药神》里,除了徐峥算大腕,其他演员多为“看着有点眼生”级。

是不是为了省钱咱不知道,咱知道的是,看得爽!

插一句,投资人应该没干预创作。证据是,“药神”完全走在吃瓜群众的精神G点上,爱谁谁,以不合作的精神挽救一大批白血病人,而不是成为一个可以被挽救的人。

你若告诉我投资人名字,我非得——准备一封表扬信不可。

现在为啥烂剧多,有时还真不是导游烂拍,编剧烂编。不是争议过演员天价片酬愁死导演吗?

别说一般导演的片子,《战狼2》都被玩天价的小鲜肉撞伤过肾上腺素。当然,人吴京直接怼了回去。给力!

小崔同志前不久牵出“阴阳合同”一事,不还是演员片酬畸高的另一种反射吗?

演艺圈这些年种种乱象,演员配不上周星驰《论演员的自我修养》这部千秋“名著”,是一大“特色”。

眼里只有钱只有利,或许不耽误演技,但是一定会耽误别人——钱都被各种卷走,片子还能好哪去?

说到这里,倒想建议汪海林别一个人说。拉上导演、副导演、剧务甚至群演组成“吐槽团”,好好吐吐演艺圈那些事,也算对小崔的遥相呼应。

(程快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