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县怡兴园广场—墨香浸润十五年

7月9日清晨,海兴县怡兴园广场书法培训社在怡兴园广场举行了开班仪式,近80名爱好书法的中小学生,将在接下来的暑期里,接受志愿者老师们的义务培训和系统指导。这样义务教授书法的服务已经坚持了15个年头,接力传承义务授课。

海兴县怡兴园广场书法培训社是一个公益性民间组织,创办于2004年,创始人是李传兴。当时,县书协副主席李传兴产生了利用广场上方格石教授毛笔字的想法,并倡议发起。一支毛笔、一个水杯,毛笔蘸水即可在广场的地面上写字,经济又实用。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响应,众多中青年和老年书法爱好者加入到练习书法的行列中来。2004年3月,在海兴县关工委、县老干部局的支持下,怡兴园书法培训中心成立,许多书法爱好者相继加入进来,义务指导广场书法练习者。

为了海兴的文化事业,为了书法班的创建和发展,李传兴付出了毕生的心血。2010年,就在病逝前两天,老人还一再叮嘱:“书法社千万不能散了,一定要坚持办下去。”李老师走了,但他留给书法班的是精神财富——“李传兴精神”。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书法班每位志愿者老师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李传兴去世后,尹凤仪、郭希望和刘金普三位老师主动接过了义务教授广场书法的“接力棒”。尹凤仪和郭希望都已退休,刘金普是一名退伍军人,三人都是书法爱好者,义务指导书法让三位志愿者结缘。早上5时到7时30分,他们都会来到广场,以水作墨、以地为纸,边示范边指导学生。暑假是学员最多的时候,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书法爱好者,以中小学生为主,年龄最小的只有四五岁。因为学员基础和水平不等,老师们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新学员先从横竖撇捺基本笔画练起,老学员则写字掌握结构。老师们不停地在广场上转悠,谁不会就蹲下身,指点一个,再走向下一个。因材施教精心培养。

为了便于联系和掌握学员们的学习情况,书法社为学员登记造册,每年登记的都有100多人。学员大多来自县城,也有周边村的一些书法爱好者,最远的要从距离县城十多公里路的赵毛陶镇大摩河村赶来。因为大多学员是家长陪伴而来,老师们还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每年暑假,书法培训班会组织书法作品展,并且给每一名参展的学员颁发纪念品,最后再把所有作品编辑成册,既激发了学员们练字的兴趣,也给学员们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目前,书法培训班共有6位志愿者作专职书法老师,他们是郭希望、刘金普、孙桂芝、郭瑞华、张德忠、时宝谭。其中,郭希望和刘金普是自书法社创建之初坚持至今,已经坚持了15个年头,孙桂芝、郭瑞华、张德忠、时宝谭是近几年新加入的。刘金普是书法社的骨干力量,他坚持得最久,承担得也最多。每天清晨5时就出发,两个小时的教学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把在广场教授书法当成是事业来干。

有年夏天,郭希望在一次指导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后被送到医院紧急做了手术,但身体稍稍恢复就马上回到了广场,加入书法指导的行列。他说:“我们就是要记住李传兴老师的话,将义务指导书法进行下去。我每天来到广场进行书法指导已经形成习惯,与孩子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教授的同时,我们自己的书法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这种义务指导使我心情愉快,是一种精神享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年假期,大大小小的书法培训班鳞次栉比,一个暑假就能挣3万多元,但书法培训社的老师们却不为所动。“如果收钱,书法这项国粹就很难传承下去。我们培养的是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爱上书法。”刘金普朴实地说:“虽然义务教学不挣一分钱,但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认为这件事情很有价值。尤其看到家长和孩子们对书法艺术渴望的眼神,我很快乐,也愿意把自己这十几年中积累的书法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老师们常年精心指导下,学员们的书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5年来,培训班共培养了2000多名学员,其中李成阁、杨庆伟、尹建飞、寇志远、刘妍、尹虹雨、杨卜玮等30多名学员在国家、省市县各项书法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怡兴园广场书法培训社”的宗旨是: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共同提高、教学相长、传承文明。近年来,书法培训社”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并荣获2015年度、2017年度最美海兴人——“最美志愿者组织”荣誉称号。“我们知道培养青少年书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海兴县怡兴园广场书法培训社’一定会被打造成具有海兴特色的文化品牌。”刘金普说。

<hr/>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