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身中五弹仍开枪击毙暴徒

——— 人物简介 ———

杨光斌,1953年生,湖北襄阳人,革命烈士。1975年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湖北省襄樊市公安局樊东分局(现襄阳市公安局樊城分局)清河口派出所民警,曾多次立功受奖。1989年6月9日晚,杨光斌在缉捕持枪暴徒时遭遇顽抗,身负5弹,仍英勇还击,当场击毙一名歹徒后壮烈牺牲,年仅36岁。当年8月4日,杨光斌被追授为“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29年过去了,已年逾花甲的毛清河仍然清晰记得那个下着毛毛细雨的夜晚。与他一同记忆深刻的,还有今年刚从公安战线上退休4个月的左跃进。

毛清河,时任清河口派出所民警,1989年6月9日晚,正是他和杨光斌一起出警。他是当时离案发中心最近的民警。

左跃进,时任清河口派出所副指导员,全程参与了杨光斌被害案的侦办,熟悉案件始末。

在两位老人的娓娓叙述中,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惊心动魄的枪战之夜。

1989年6月6日,襄阳县医院发生一起抢劫案。清河口派出所民警当场抓获嫌疑人杨某,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逃逸。

经讯问,杨某于6月9日17时许交代了同伙李某及其居住地址信息。

此时,已到派出所晚班时间。当晚,清河口派出所共有4名民警、4名联防队员值夜班。杨光斌主动向带班领导左跃进请战前往抓捕犯罪嫌疑人。

当晚9时许,杨光斌和毛清河带着联防队员郑兴雄、鲁顺群,由杨某带路,来到该案在逃人员李某租住的居民楼下。

“我认识李某,我和小郑上去抓人。你和小鲁看好杨某。”杨光斌说完,带着联防队员郑兴雄上楼开展抓捕工作。

房间内共有4人,见是派出所来人,顿感惊慌。暴徒李某“嗖”地从床上站了起来,端起一把崭新锃亮的85式轻型冲锋枪,指向杨光斌和郑兴雄。

由于事先杨某并未交代李某有枪,此前清河口派出所辖区也从未发生过枪击案,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杨光斌猝不及防。

14年的从警生涯,造就了杨光斌过硬的心理素质,他很快冷静下来,机智地与李某展开周旋。

“小李子,莫胡来。你几个月没回家了,你爸叫我来带你回去,他很想你。”杨光斌试图通过亲情唤醒李某沉睡的良知。

“别来这一套,赶快出去,不然我就打死你。”李某凶相毕露,不为所动。

就在暴徒凶狠狂叫的时候,杨光斌侧身遮体,右手敏捷地从枪套里拔出手枪,推弹上膛。双方剑拔弩张,枪战一触即发。

周围不少群众听到动静,纷纷走出来看热闹。原本在楼下的鲁顺群,听到声音也跑上了楼。杨光斌挡住他,悄悄说:“不能进。他们有冲锋枪,你快去打电话请求支援。”并嘱咐他,不要让围观群众靠近。

鲁顺群走后,杨光斌眼神示意郑兴雄退出去,从后门翻进来,乘机夺枪。

李某见无路可逃,狗急跳墙,未等郑兴雄移动,立即开枪疯狂扫射,一串串子弹射向杨光斌和郑兴雄。

杨光斌英勇还击,击中李某的胸部和腹部,自己也身中5弹,郑兴雄身中一弹。三人均倒地。

李某垂死挣扎,靠在墙上,换上弹夹,关掉电灯,企图冲出房屋。千钧一发之际,杨光斌以惊人的毅力,强忍巨大伤痛,扣动扳机,击中正在下楼的李某头部。李某当场毙命。

杨光斌、郑兴雄因流血过多,经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

“如果杨光斌退出来,他就不会牺牲。但是暴徒逃脱后,会对周围群众和其他同事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群众和同事的安全。”左跃进说。

杨光斌牺牲后,当地群众送来一副挽联,上书“汉江之滨,一座丰碑”。杨光斌出殡那天,从殡仪馆到烈士陵园10公里长的街道两边,到处是自发前来送别英雄的群众。

杨光斌英勇的表现是长期锤炼的结果。他生在汉江边上的一个农民家庭,三国时期赵子龙在此地英勇护卫刘备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杨光斌深受这种“忠勇”文化的影响,生前曾说:“我生为人民保平安,死与坏蛋一起见阎王。”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

初中毕业后,杨光斌当上了民兵。一天晚上巡逻时,发现有人从襄樊轴承厂偷电瓶,他立即上前将被盗物品夺了下来,并送回。

因有较好的武术底子和枪法,1974年8月,襄樊市公安局选拔杨光斌担任收审所看守员。一年后,他转为民警。此后,他到反扒队工作了7年,破获扒窃案件210起,抓获扒手420名。

1988年9月,杨光斌本可以到家附近的前进路派出所工作,却选择了离家更远的清河口派出所,因为那里急需负责刑侦工作的民警。

在这个新的岗位上,杨光斌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生命最后的5个多月,他加班700余个小时。杨光斌在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靠拢。1989年6月,襄樊市委追认杨光斌为中共党员,襄樊市人民政府追授杨光斌“顽强歼敌英雄民警”称号,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杨光斌为革命烈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