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花的青州农民画,放飞着马季青一家的艺术梦……

青州,自古人杰地灵。如今,有着“中国农民画之乡”美誉的青州,农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作画,蔚然成风。在弥河东岸的东沙营村,以养花闻名,花棚包围着村落。在村中询问“想去拜访您村里画画的那个人”,热心的乡亲们便指路到马季青家中。

在马季青家的小院门口,黄色、粉色的粉豆子花在柳树底下恣意地开着,一株凌霄花攀到平房沿上。走进院内,石榴树和冬瓜秧缠在一起,白色的夹竹桃花点缀着绿意。

马季青老师今年71岁,热情地将记者引到屋里。屋内,马老师的家人和学生在忙着画画。环顾四壁,挂满了马老师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有多幅工笔画、国画、书法,更多的则是农民画,有以云门山为背景,映衬着寿桃、蝴蝶兰、荷花、银瓜等诸多美好意象的大幅画作——《家在弥河上》,有呼之欲出的《四老人青州彩毽舞》,有反映古老传说的《衡王嫁女图》,有与别人合作、庆祝党的生日的19米长卷……

回顾画艺生涯,马季青有着绘画的执着。童年时,他就酷爱绘画,描摹绣像、画刀马人物,村里人都说画得惟妙惟肖。年轻时,他种烟烤烟,酷热里,面对土壁,拾起焦炭,在墙上信手涂鸦,鸡鸭牛马、姑娘小伙,一个个活灵活现。

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时期,马季青依然写写画画,用画笔洞察世事人情。改革开放后,他家里分到了五口人的地。当时,全国开始普及美术教育,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课逐渐铺展开。而在青州乡下,有着绘画基础的马季青在农闲时,开始出去揽活,从画布景、玻璃画,到画凉亭、村口的牌坊门,日子逐渐宽裕。

“那时候全家挽起袖子,一齐动手。孩子很小,也跟着去帮忙。那时候一个凉亭子画下来,有一千左右的收入。我记得1992年画东阳河村的大门时,人家给了五千块钱。家里的收入在村里算上半截。”时间过得太快了,脚手架上的艰辛,在马季青的讲述中已经风轻云淡。

马季青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早在三十多年前,他便有意识地将各种作品拍下来,集合成册。翻开厚重的影集,有着浓浓的年代层次感,各种潮流被收纳其中,橱柜玻璃上的松鹤延年、黄山迎客松图,照相馆中常见的水榭楼台布景,还有各种梅兰竹菊、牡丹等题材的国画。其中,还有马季青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年代里,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面授班,参加书画座谈会,云游求教绘画的影像。

捏笔头画画、扛锄头务农,马季青样样精通。2014年,参加农民画的培训后,他仿佛找到了那块儿心里的自留地。有着国画基础的他,从青州风筝绘画、青州花边、工艺彩灯绘制、建筑彩绘中借鉴吸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农民画绘画风格,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用色饱和,清新明快。

马季青认为,创作农民画,关键要有土地上的生活,扣住自己的身边故事,让人人能看得懂。弥河的白浪细沙、银瓜绿苇,云门山的“寿”字石刻,老人嘴里的仙怪故事、新农村的新面貌,都被他拿来当素材,用纸笔化为传奇。

在马季青的带领之下,马家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之家。“我老伴儿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学,可是她心灵手巧,看着我天天为画操劳,有时她也打个帮手,她也渐渐喜欢上了农民画。”马季青说。

马季青的儿子马保光也迷上了这种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工作之余,一有机会就摸起画笔勾勒构思好的图景。大女儿马保红更是画如其人,笔下的人物总是放声大笑、手舞足蹈,色彩鲜艳明快,让整个空间充满热烈的氛围。

2016年8月,“美好的梦想”——马季青全家农民画艺术作品展在青州市美术展览馆开展,共展出了马季青全家9口人精心创作的84幅农民画艺术作品。“这是青州市农民画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家庭为主的个展,也是对马季青全家多年研习农民画的最好回报。”赵世华介绍道。

马季青不仅熏陶家人,还义务向四邻八乡的农民画爱好者传授画艺,影响和培养了农民画爱好者上百人,成为青州农民画传承的中坚力量。“有时候乡亲们来家里画,或者画好了,拿到家里来修改。”马保红介绍道。

为了让马季青更安心地进行创作,青州市文联专门在青州农民画画院里为他开辟了个人画室。“农民画创作的普及,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是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懂一点文艺,人的素质就会提升;人的素质高了,家风就会好;家风好了,乡风就会好;乡风好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会越来越好。在青州,你能搞点文艺创作,大家就会尊重你,你也能体会到荣誉感。”赵世华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