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亦庄故事”

千龙网北京7月20日讯 26年前,位于城南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亦庄还是传统农业区,各种基础设施缺乏。26年后,这里已经是一座产业集聚、活力竞发的科技创新之城。

这里,应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更因改革开放而新。中国实体经济腾笼换鸟,千年历史名城北京迎来新时代,26岁的北京亦庄居于历史交集之中,中国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在这里积淀为北京创新的品牌,这里是离世界市场最近的地方,也是感知中国腾飞速度最生动的地方。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隅,图片由开发区管委会提供。

作为北京市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中的“一区”,开发区始终将建设好“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作为首要任务。开发区企业累计转化各类专利技术约4万件,专利转化率达到90%以上;研制出国际领先、填补空白的新产品超过240种。

近日,千龙网记者随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采访团走进北京亦庄,走访了多家企业,近距离的感受开发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这里,聆听一个个企业成长的故事,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创新脉动。

这里发生的精彩故事,是关于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不倦探索,是亦庄崛起的故事,也是北京30年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参观中航智无人机展厅。图为中航智总裁助理徐淳接受采访。

80后航模爱好者:

玩航模玩出了顶级无人机

在北京亦庄中航智展厅,一架体型庞大的飞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据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徐淳介绍,这架名为T333的无人直升机诞生于开发区,是国内目前最重的一款无人直升机,起飞重量可达到3吨。

作为民营企业航空领域的一匹“黑马”,中航智这家由一群80后航模爱好者创办的民营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军工产业链的签约供货单位,甚至连国外尖端军防也已用上它的产品。该公司的创办者之一是80后小伙——田刚印。

“田总在读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做无人机的飞控器,2007年形成产品推向市场。2012年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公司走上了无人直升机整机研发、制造及服务的产业化之路。同年公司落户到北京经济开发区。一路走来,已经走过10多年的时间。”据徐淳介绍,团队常年致力于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并有幸赶上了“军民融合”这样一个时代机遇,成为了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能够承担武器系统平台总体的民营企业,并承担了重点的信号任务、研制任务。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参观中航智无人机展厅。图为中航智TD220无人直升机。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参观采访。图为中航智T333无人直升机。

不过,在2012年,中航智的产业化之路却异常坎坷。当时整个资本市场不太景气,关注互联网企业比较多,关注实业、高端制造研发的很少。为自主研发第一款无人直升机(机型TD220),中航智创始人田刚印和他的团队几乎花光了账面上所有资金,包括所有能借到的钱、前期卖飞控器挣来的钱,全部投入其中,但还是不够。尽管研发成功,如何生产却成了困扰中航智的大问题,人力、设备、场地、启动资金,座座大山压在肩头。

2012年底,在新加坡航展,淡马锡控股为中航智估值37.5亿元,意图投资,但提出的条件是将研发团队搬到新加坡,这令田刚印无法接受。紧急关头,北京市政府向中航智抛出了橄榄枝,给他们提供了数千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还为他们提供产业化空间。正是这一片场地,使中航智具备了小批量的试制能力,解决了困扰在心头的“如何生产”问题。

2012年11月,原本在中关村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小工作室里攻克软件技术的中航智正式入驻亦庄。此后五年间,中航智扎根北京亦庄,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作为民营企业代表,中航智成功跨过“民参军”的门槛,一举迈入军工制造领域;作为一个大型无人直升机生产单位,飞机终于有了伸展的空间,25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已扩容建立1万余平方米的规模化生产基地;从300公斤量级到实现全球首家3吨量级无人直升机的跨越,从小批量试制到批量化生产,从2012年不到10人的团队发展到目前300多人的团队……公司无人机整机研发、设计、制造集成、销售和服务一体化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如今,在开发区的扶持引导下,中航智已走出一条自主技术创新之路,掌握了包括自动控制技术、旋翼独立电控反桨共轴技术、舰载无人直升机系统、硬桨技术(ABC桨)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优势,其中全自主飞行控制系统更是填补了国内技术和市场空白;同时也成功研制TA四旋翼无人机、TD220通用无人直升机、T333无人直升机等多型无人机产品,在电力巡线、地理物探、海关缉私、农业植保等民用领域和侦察校射、通信中继、辐射探测、精确打击等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内无人机行业的领军先锋。

年轻的中航智的成长,是这批80后创业者的成长,也是开发区培育创新、扶持创新的真实写照。科研团队在中关村科学城等“三城”做早期研发,在开发区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随后产品及业务从北京辐射全国、全球——这样一条产业创新有机互动的链条,在开发区逐渐形成。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参观采访。图为加科思董事长王印祥介绍研发抗癌新药、实现产业化的经历。

海归科学家:

“平台+基金”让idea成为创新成果

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再次引发了国人对抗癌药的关注和讨论。世上没有无所不能的“药神”,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

但在素有城南“药谷”之称的北京亦庄,有那么一些团队,有那么一群科学家,一直在坚持不懈地研发抗癌新药,希望攻克癌症这个世界难题。

盐酸埃克替尼是我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它的研发者王印祥博士,是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得者、科技部重大专项评审专家。

一直对生命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王印祥在美国攻读研究10年后,于2002年和同伴丁列明一起回国创业,创建贝达药业有限公司,王印祥任贝达药业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2011年,王印祥主持研发的用于肺癌治疗的“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1.1类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国家专利金奖。2015年,他创建由贝达及数家VC联合投资的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位于北京亦庄的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原创药研发为核心的制药公司,专注于为重大疾病治疗提供突破性创新产品。

2018年6月1日,加科思自主设计开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小分子口服抗肿瘤药JAB-3068获中国CFDA临床试验批件。此前,JAB-3068已于今年1月获得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许可,这是加科思第一个同时获得FDA和CFDA批准的IND项目;在美国开展的临床I期试验于3月启动,目前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作为一个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这样的研究速度,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震惊,而其关键原因就来自于加科思“平台+基金”的研发模式。

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还有着显著的行业特点: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在这一领域创业的难度要比其他领域要难很多。切身体会其中艰辛的王印祥认为中国需要改变这种技术人才创业难的局面,他决定开始一次尝试。他想通过一种新的模式吸引更多的海外科学家回国创业,并为这些科学家提供科研条件支持。

2015年,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加科思正式成立后,即开始了研发“平台+基金”的运作模式。加科思不仅拥有4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建设了完整的药物研发试验体系,还为创业者们提供知识产权、注册和QA等全面辅导,同时加科思还与亦庄国投母基金设立了创投基金,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上的难题。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采访。图为加科思展厅。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采访。图为加科思实验室。

“天使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是非常难做的。光有钱是不行的,需要团队和平台。我管我们的投资模式叫做'天使的天使',就是同有创业想法的科学家进行沟通,他们在药物研发中可能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还没有任何的实验数据支持。但我们利用自身的专业背景,同他详细沟通后,如果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就利用屹唐加科思这个基金帮助他成立一个公司,加科思平台会帮助他组建一支跨科室的研发团队,并提供研发所用的实验室和设备,基金、平台和创业者分享公司的股权。也就是说,一个创业的科学家来到加科思的平台,任何事情都不用管,包括人力资源、工资财务等等,直接开展新药研发工作就行,这种模式的效率非常高。”王印祥介绍。

2016年,打算回国创业的方海权研究员在和加科思沟通数次后,最终决定从美国回到中国。方研究员回国那天是星期六,星期日休息一天,星期一他就进实验室开始工作了。因为所有的事,包括团队、设备等等加科思都已提前为他准备好了。由于所有前期工作都准备充分,这位研发者的研究成果,仅仅半年时间就取得了明显进展。而如果他采取回国自己组建团队、找资金、建场地的模式,那么没有三五年的时间,这些成果都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判断创业项目是不是‘靠谱’。”王印祥表示,在跟很多生物医药的创业团队交流中发现,很多初创的新药研发项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项目并没有从真正的临床需求出发,许多项目对基础研究来说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并不一定就能转化到临床应用上。很多科学家就是对临床的需求不太了解,导致项目开展遇到困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加科思的豪华团队。据介绍,加科思由业内资深的新药研发及管理团队组成,具有丰富的新药创制和研发管理实践经验。公司目前拥有100多名员工,包括2名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北京市“海聚工程”专家,7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麒麟”领军人才。其中,博士和硕士学历科研人员占公司总人数60%以上。

“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并且艰难的过程,一个药从无到有可能要经历数十年。而加科思这种模式大大缩短了这个漫长的过程。”王印祥表示。现在加科思一共投资了三个项目,正在沟通中的还有三个,其中有美国的,有以色列的,加科思的目标是投资十个这样的项目,并且把这种模式扩展出去。

作为京南药谷,生物医药产业一直都是开发区的重点产业之一。2018年1-4月,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125.3亿元,同比增长11.6%。对于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的发展,开发区一直都给予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这其中,如何让众多创新的idea(设想)变成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是生物医药创新的第一步。开发区在这一方向提前布局,让科学家们的“设想”快速获得验证和发展,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科研成果。此外,开发区建立起生物医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早期研发验证、中试产品放大、生产和市场网络的平台,通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实现从“量”向“质”的快速转变。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采访。图为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接受媒体采访。

“70后”企业家:

由“仿”到“创” 撬动产品和产业升级

已经70多岁的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笑称自己是“70后”,没有退休时间表。

悦康药业集团2001年在开发区建厂并成立集团总部,是一家集新药研发、药品生产和流通销售于一体的医药集团企业,2008年起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医药工业研发十强,2016年被工信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7年被工信部评选为全国“质量标杆”。

“首先感谢中国的改革开放40年,解放了生产力。1985年4月,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划,用两年时间依靠销售药品变成万元户,因为那时候的万元户非常值钱。”于伟仕给前去采访的记者讲起了他的创业史。

上世纪80年代,在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激励下,安徽太和已悄然成为中国医药商业变革的一块热土。“买全国、卖全国”的太和模式,推动了中国医药商业的大发展。于伟仕就是首批国营太和医药站的业务员。当时的目标就是当上万元户。

1988年,在做了两年业务经理以后,于伟仕毅然放弃在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南下广州,开始了他的医药创业之旅。在广州,他签下了意大利进口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中国总代理。上世纪80年代,进口头孢属于天价药,只能为少数人所用,为了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用上好药,于伟仕又多方协商,从国外进口原料,委托国内药厂加工,大幅降低药价,扩大使用范围,在当时,于伟仕一度被业界成为“头孢大王”。

“没有工业的支撑,商业的品牌是靠不住的,也不能长久。”于伟仕渴望能有自己的产品,能建立自己的长久的品牌。2001年, 56岁的他再次站在了创业的起点上,悦康药业在北京注册成立,并逐步把企业的核心业务转向生产领域。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采访。图为媒体记者参观悦康药业制剂车间。

近日,中央及北京市属媒体走进北京亦庄采访。图为记者参观悦康药业研发中心。

2014年,悦康基本上完成了在国内的医药产业布局,形成了以安徽原料产业基地为基础,以北京集团总部、上海、广州、重庆等品牌制剂基地为核心,医药类别齐全,产业连通的发展格局。

悦康内部有一个“三产”战略,即产品、产能、产业链。在扩大产能,打通产业链瓶颈之后,悦康将重点放在新产品开发上。

“没有产品就没有生命力,创新的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未来。光靠产品价格、规模优势,这种核心竞争力也不会持久。我们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产品,要实现这一点,悦康应该在创新研发上下更大的功夫。”于伟仕表示。

众所周知,药品研发是一项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行业。“不管再艰难,我们就一个信念:就是要成功。”在新药研发方面,于仕伟制定的原则是“不计成本”。经过多年的积累,悦康已初步建立起新药研发的创新体系,实现由仿制为主向创新型企业的过渡。

近年来,悦康集团积极打造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成果转化模式,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与质量,提升集团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公司相继组建了头孢药物晶型研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心脑血管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微丸缓控释制剂技术开发平台等,建立了悦康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2015、2016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集团现有品规200多个,涵盖心脑血管、消化、抗病毒、抗肿瘤、抗生素等多个治疗领域。

除了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走出国门、逐步建立全球性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是悦康药业集团一项重要战略。“国际化并不意味着仅仅把产品卖到国外,而是要实施企业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参与全球分工。”于伟仕说。为此,悦康药业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不断向纵深布局。2011年,悦康固体片剂和胶囊剂生产线通过欧盟GMP认证,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代表的认证产品打入欧洲市场;2015年,广州药厂通过日本JGMP认证。2014年12月,悦康集团正式完成在美国洛杉矶收购药厂项目,成立了悦康美国公司。

在于伟仕的创业历程中,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后的下海,到从事医药商业经营,再到医药工业和集团化发展的三部曲。而悦康也经历了成立之初以仿制药起家,继而走仿创结合,最终走上自主创新并进军欧美高端市场的升级之路。

于伟仕表示,当年南下创业的时候,目标是“什么时候变成万元户”。如今,他的梦想是是“百亿产业,百年悦康”。

在于仕伟的掌舵下,悦康不仅仅是中国医药企业策马奔腾的一个代表,更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一个缩影。

……

中航智、加科思、悦康药业这几家企业,仅仅是北京亦庄上万家企业中的一员。来自不同的行业背景,起点不一样,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却在亦庄这片沃土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北京亦庄乃至全国“高精尖”标杆企业。

目前,开发区已聚集企业2万多家,包括奔驰、GE、拜耳、ABB、京东等8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12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近千亿美元,逐渐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以及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体系,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快速提升,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北京·亦庄”逐步成为世界品牌。

“我们总是把梦想变成现实”,每时每刻都发生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创新力量的土地上。让优秀的科技成果找得到、引得来、落得下、长得大,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这条道路上,北京亦庄正在奋力前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