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奖得主托马斯:写作成功的秘籍?爱读书+驴脾气!

托马斯·赫维尔特简介

1983年,托马斯·赫维尔特出生于荷兰最古老的城市奈梅亨。他少年成名,16岁就出版了个人的第一部小说,26岁即获得荷兰历史最悠久的幻想文学奖保罗·哈兰德奖。2013年到2015年间,他连续三年入围被视为幻想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也是首位入围该奖的荷兰作家。最终,他在2015年凭借《那天,天地翻了个个儿》将这一奖项收入囊中。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曾经,国内科幻文学的读者跟国外作者之间存在一条看不见的鸿沟,或者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是交流途径的短缺,种种原因使各类文学活动中鲜有国外科幻作者的光顾,很多时候国内的科幻文学出版也是在影视产品爆红之后才”后知后觉“地跟进。但是近年来,凭借信息世界的进化和刘慈欣、郝静芳、韩松等一批科幻作家的崛起,不但国内的作品开始走出国境为世人所知,而像托马斯赫·维尔特等一批耀眼的新锐国外科幻作家也纷纷走入国门,与读者粉丝进行深度交流。

上周荷兰奇幻作家托马斯·奥尔德·赫维尔特来到北京,参加由北京阅读季和豆瓣阅读、东方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名家面对面“活动。通过一次近距离的沙龙分享,我们能更全面更立体地了解托马斯,了解这位科幻文学作者背后的各种“原生态脑洞”。

活动现场照片

拥有一头“驴伙计”的科幻作家

托马斯·奥尔德·赫维尔(ThomasOldeHeuvelt),16岁就出版第一部小说,26岁获得保罗·哈兰德奖,连续三年入围雨果奖,最终凭借《那天,天地翻了个个儿》斩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与刘慈欣同榜。年少有为的小马哥在给媒体介绍自己的时候,却有意不从这些成就上开话头,而是另辟途径介绍了以一位他的好朋友“驴伙计”。

托马斯:我有一头驴,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伙计,我给你看照片!(掏出手机)你一定也会喜欢上他。

托马斯手机里的他和“驴伙计”

这驴是我从城市搬到森林旁边时买的。那个地方非常棒,有山有树林有草地,很适合读书,就是草长得太好了也让人头疼。除草挺麻烦的,我就想要不要试试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要请一位伙计,这位伙计最好不需要工钱,而且很勤劳。于是我就上EBay买了一头二手驴。

驴真的是很棒的动物!大老远他看见我就会跑过来和我亲昵。但他们又很倔强,你让他干什么不想干的事,他绝对不干。我很喜欢这一点,我觉得我跟他之间很默契,很大一部分我觉得他是另一个“我”。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驴太肥了,你懂的,草太多,驴就这一头……所以我还得天天带着他绕圈减肥。(媒体提醒到中国名小吃“驴肉火烧”)我知道中国有“驴肉汉堡”,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试为好,否则回去“驴伙计”会生气(大笑)。

《欢迎来到黑泉镇》的译者仇春卉在译后记里写到:“我觉得托马斯的小说拥有这种摄人心魄的魔力,他的作品让你恐惧未知,甚至不敢关灯,仿佛跟主人公一起会堕入无尽的黑暗中。”这位托马斯小哥言谈里充满阳光正能量,但作品里却花大量的笔墨在惊悚忧郁的情节里。怎么解释这么一个种性格冲突?

托马斯:这可能是我一部分的“倔强”。这就是“驴脾气”。我想要读者始终沉浸在我的作品里。我会一直有种坚持,这是一个始终萦绕在文字里的想法:人们总是能心灵相通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种相似点:第一点,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或者大环境怎么样,有什么样的特征,其实人类“害怕”的事物本身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大家都害怕黑暗的东西、未知的东西,害怕陌生人有一天进你的家,或者是害怕某一天你会崩溃,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另外一个就是孤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在《无影男孩》里,有两个男孩,一个男孩看不见自己,另一个男孩能反射一切,却不能映照自己。他们俩一个是透明人,一个就像是一面镜子。没有人能看见他们两个是什么样子(他们与常人格格不入)。但当他们相遇,他们却「看见」了彼此,发现了彼此的共同点,接受对方也接受了自己。这段发现自我的旅程始于“孤独”最终又在“孤独”里升华,形成了紧密的羁绊。当读者能读出我所想营造的恐怖吓人或者孤独忧郁,我写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现场嘉宾对谈 左二韩松,中托马斯,右一石黑曜

童年许下的一个愿望:大家都开心地读书。

托马斯·赫维尔特在活动上以自嘲而又充满感激的口吻讲述了自己成为一名作家的成长经历。他在十几岁时读到了斯蒂芬·金的书,当时对便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作家。他在读高中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当时在家乡举办了一场小型发布会,来了一百多人,当时觉得非常酷。但后来他又去另一个城市做了一次推广,那次活动只来了三个人,托马斯一瞬间跌入现实谷底。但最终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源于一个童年愿望。

托马斯:可能是因为我11岁时,站在荷兰的一个书店满满的书架下许了个愿:我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我的故事也满满地摆在书架上,摆在全世界的书架上,每个国家的读者都能在我的故事中得到阅读的欢乐!

其实我的写作生涯是开始于很早很早的时候,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一些小的短篇,这些短篇小说的情节都非常奇怪,我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曾经站在荷兰一家书店外面,通过橱窗去看斯蒂芬·金的这些作品,我完全被这些书迷倒了。但是当时我妈不想让我看这些书,因为她觉得这些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有点太早,但是我还可以看他封面上的这些字,包括封底这些字。我当时对自己暗下决心,以后长大也想当这样的一个作家。其实当时我立下这样志向的时候,年纪还很轻,自己完全看不到这个目标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也看到天花板在哪里,并不知道我有一些更明确的目标等等。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在接下来的5到10年中,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尝试都在帮我作为一个作家的生涯获得更多的成就。我16岁的时候完成了第一本书,也是从一个小短篇开始做起,一点点变大,最后变成一个长篇,我自己也没想到可以写这样一个作品出来。

我后来也受到了“打击”。但是,童年许下的那个小愿望一直发挥着作用,所以后来我潜心去提升我的写作技巧。我写了一部作品叫《无影男孩》。这个故事在荷兰赢得了一个当地的科幻奖项,还被翻译成了英文在美国传播开来,入围了雨果奖。之后我的作品《那天,天地翻了个个儿》也入围了雨果奖。我的的作品慢慢得到读者的认可,当《黑泉镇》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我也没想到斯蒂芬·金发了一条推文,这条推文立马就火了,也给我也带来许多新的读者,这是我之前都没有料想过的事。后来,乔治·马丁也在他的博客上提到我这本书,作为一个作者我觉得非常幸福。但回头想想,这些可能都将归因到小时候站在书店橱窗前的那一瞬间,是它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童年迷上读书的托马斯

对话托马斯

“读书,读大量的书!”

北京阅读季:成为雨果奖得主后,还保持以前的阅读习惯吗?阅读生活有什么变化?

托马斯:尽管得奖之后工作忙了很多,但现在还会抽空去实体书店逛书。我觉得去书店抚摸各种各样的书脊,去进入到无数个文字里的世界,这是非常酷的事。我读书的时候会留意图书的动态,想知道最近读者都在看什么,对什么题材的故事着迷。

我是一个慢读者,喜欢一字一字地认真读。我读过一段之后,会合上书,慢慢回想,脑海里针对故事分析哪些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印象深刻哪些转眼就忘了。并且遇到喜欢的作品,我甚至还会抄书,逐个字地去体会作者写这些文字的感受。

北京阅读季:读书在你的生活里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

托马斯:对于每个作家来说读书都是放在第一位的。我打个比方,作者就好比飞行员。你去坐飞机的时候,是不是会满心希望驾驶自己航班的是一位非常懂驾驶飞行器的老司机?读者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他们会希望读的这本书不是生涩的,而是作者熟练驾驭文字的结果。那飞行员怎么才能熟练掌握好驾驶技术?他需要好的师傅去教他。书就是作者最好的老师。所以如果让我给读者或者想进入写作行业的朋友们一个诚恳的建议:读书,读大量的书!

北京阅读季:一天要花多少时间在读书上?喜欢看什么书?

托马斯:因为最近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读书的时间也不得不有所缩减,但是我还是坚持每天能至少有一两个小时安静读书的时间。我特别喜欢读短篇小说。写短篇就像写诗一样,每个字都非常关键。所以,之后我的重点其实还是放在写短篇上,大家也知道有很著名的作家尽管有长篇作品,但是他们的短篇作品非常好看,比如说刚才提到的斯蒂芬·金等等,在我看来,短篇真的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水平。

北京阅读季:遇到读书或写作的瓶颈该怎么办?

托马斯: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我是“驴脾气”(笑),我会坚持读书的习惯,遇到有某一本书读不下去也不会停止阅读的行为,我建议换一本书,换一个写作题目,放上一两周再看。那时候你再回头看,放多地方就会焕发新的生命,文字也会变得不一样,你对待它们自然会迸发出新的兴趣和灵感。

托马斯感谢活动的组织,为北京阅读季留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