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游客的基贝拉之旅:贫民窟成旅游景点 穷人变成观赏对象

亚太日报编译 韩涛

五年前,Sylestine Awino还在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靠卖新鲜食品为生,在那里,她经常可以遇到前来欣赏印度洋阳光沙滩的游客。就在同一年,她搬到了首都内罗毕的基贝拉——肯尼亚的大型贫民窟。在这里,她又遇到了拿着照相机的游客,吸引他们来这里的不再是迷人的沙滩景色,而是对生活在基贝拉贫民窟的居民生活的好奇。

“以前美国和欧洲的游客来蒙巴萨是为了享受我们的阳光和沙滩,但是现在我看到他们在尘土飞扬的街上游逛,只是为了看看我们贫民窟的生活是怎样的。” Sylestine Awino说起这些游客来这里的动机,回忆起几个月前一个游览贫民窟的游客提出想要和她拍照的想法,这让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人观赏的物品一样。

看到基贝拉的街道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游客团,67岁的当地居民Musa Hussein感到非常生气,他说:“基贝拉不是一个国家公园,我们也不是让人观赏的野生动物。”他认为,向发达国家的富人展示贫民窟穷人的生活方式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行为,以此盈利的旅游公司应该停止提供这种服务。

基贝拉是内罗毕最大的贫民窟,据估计有近200万人在此居住。当地居民面临着极高的失业率和糟糕的卫生条件,甚至无法负担基本的生活需求。正因如此,过去十年,来基贝拉旅游的发达国家游客越来越多,可能是过惯了物质条件非常充裕的生活,这些游客对贫民窟的生活充满好奇,想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一探究竟。

46岁的丹麦人Lotte Rasmussen长期生活在内罗毕,她常常带着自己的丹麦朋友去“游览”基贝拉。她说:“我之所以带着我的朋友去基贝拉,是想让他们了解下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这些当地人虽然不像我们有钱,但是却生活得很快乐。我不觉得这么做有违道德标准。”

对此,Sylestine Awino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在道德上是不公平的。这是我们的家,他们可以随便就来观赏?如果我也去美国或者欧洲,用相机拍下他们国家生活的穷人,这样做合适吗?”

(来源:亚太日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