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圈养大熊猫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达两百年

8月16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成果暨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司长杨超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成果。

圈养大熊猫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首次突破500只,达到518只。经统计学预测,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已基本形成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

杨超说,我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一)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

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不断完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总面积2.7余万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正在积极推进。目前,全国已建立了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形成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网络体系,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纳入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中。野外调查显示,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从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数量从15个增长到67个,受保护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

在不断加强野外大熊猫保护的同时,圈养大熊猫繁育实现了优生优育、优质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我国建成了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为主体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发展体系。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成功攻克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三大难题,并进一步加强大熊猫遗传学研究与管理,推动种群单位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发展的重点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向提高遗传质量转变。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平均亲缘关系值逐步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底,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首次突破500只,达到518只。经统计学预测,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已基本形成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

(二)大熊猫科研及野化放归取得阶段性成果,野外引种成功产仔。

大熊猫保护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实现新突破。通过我国大熊猫科研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大熊猫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保护学、医学等多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获得专利65项,科技成果84项,建成大熊猫全球基因资源库,对大熊猫精子、细胞、干细胞进行长期保存;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加速了大熊猫生命解码进程,填补了大熊猫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空白;通过遗传学研究,阐明了大熊猫如何选择最佳配偶的问题;揭示了野生大熊猫生境需求规律,为采取人工干预、促进走廊带建设与野化放归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熊猫野化放归和野外引种取得新突破。从2003年起,我国启动了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和放归研究。现已放归圈养大熊猫9只,存活7只,并获得7项国家专利,建立了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的技术体系。2017年我国开创性地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试验。大熊猫“草草”连续两年野外引种取得成功, 2018年7月成功诞下龙凤双胞胎。这项工作为圈养和野外大熊猫遗传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利于保持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提高种群活力。

(三)全球大熊猫保护合作平台加快建成,大熊猫科研成果实现全球共享。

近些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大熊猫保护的全球行动,大熊猫科研成果实现全球共享。

一方面,开展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研究。目前有17个国家、22个动物园与我国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项目。在外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大熊猫数量58只,在国外繁育存活大熊猫幼仔47只,其中31只已按规定回到国内。

另一方面,搭建全球大熊猫保护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大熊猫保护国际国内会议。如:大熊猫国际会议,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熊猫保育教育研讨会,大熊猫繁殖技术年会等,交流和探讨大熊猫保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

再一方面,打造国内科研合作平台。建立了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8年6月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与数十家国际保护机构和组织建立科研合作关系,数百名国内外核心骨干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为相关科研合作单位提供实验平台和教学研究基地、培养专业人才,为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悉,2018年8月23日-2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活动,以“熊猫文化 世界共享”为主题,旨在推动以大熊猫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