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是跟风还是寻“根”?

穿汉服,学茶道,颂诗书,抚古琴……流行的中国风,或许能带给人们一些传统文化熏染。而要让中国文化真正成为中国人生命之树的根,从小抓起的国学教育也许是关键。让一代代人在古典经典的阅读中,在中国诗词的吟诵中,获得文化认同与自信。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有中国根基的谦谦君子,有中国文化的世界公民。

国学应成为教育的“标配”

文/本刊记者 王晓艳

国学不是教育奢侈品,是标配

夏日周末,浦江学堂的教室里传来诵读《论语》的声音,郎朗读书声让聒噪的夏日变得宁静起来。这些孩子将用五年的时间,每周末学习并背诵《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内七篇)《六祖坛经》这7部国学经典。

比起奥数、外语兴趣班门外的热络,这里有一份优雅的清静,孩子读书,陪同的家长们教室外也人手一卷。并非不是人心所向,浦江学堂在各地的招生也总是秒抢,但因为是纯公益项目,不收费的模式,使得规模受限,一座难求。

记者向浦江学堂创办者,著名文化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鲍鹏山提问道:“浦江学堂这么难上,是不是说孩子学国学,在今天还是一部分精英家庭或优质中小学的奢侈品?” 鲍鹏山说:“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不仅在北京授课,也在小镇开讲,虽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坐进浦江学堂的课堂,但其实国学是最公平的教育,因为它教育成本极低,没有门槛,甚至不需要老师,开卷就有得。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会弹钢琴,但不能一辈子不懂事,而这个国学经典就是教孩子为人处事的。”

鲍鹏山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国学能纳入基础教育,因为他认为国学不应该是一部分孩子的加分课,而应该是一个人受教育的标配、国家教育的标配。

其实他的愿望正是教育部门大力推动的事情,教育部长陈宝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校园概括为三个工程:

固本工程,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漂移。

铸魂工程,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优秀传统文化里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没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底色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

他说要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在校园文化里面,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等。不仅要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教育不是输液,是慢养

采访中,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北京府学胡同小学正在举行“书香·抒韵满学府”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二年级十三班的孩子用诗歌剧的形式回顾从上古到近代的经典诗词,听着孩子们稚气清亮的声音诵读:“投我以木桃,报之于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朗诵结束后唤过一个男孩,问他知道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他欢快地答道:“就是给别人的永远要比人家给你的多一点,这样别人才会和你永远做朋友,世界才会和平。”

《诗经》里的句子也能轻松解读,这当然绝非一日之功。班主任、语文老师杜薇告诉记者,她每次带一年级时,都会给每个孩子送一本古诗书当做入学礼物,二年级时又开始带着学生们学习一套十二本的国学读本,从《陋室铭》到《将进酒》,从《千字文》到《笠翁对韵》,孩子们从中得到的绝不仅仅只是表演或背诵的词句,更是内在的营养,是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志向、生活方式等等。杜老师说,和学习课本时她讲孩子们听不同,这种国学学习是师生一起背诵,共同成长。北京的一个大风天,她带着全班玩“飞花令”,孩子们几乎每个人都能接上不重复的和风有关的古诗文,有些诗句甚至她也觉得新鲜,她就去“求教”这些孩子。

鲍鹏山说我们常常低估孩子的水平,认为他们只能理解喜洋洋与灰太郎,其实非也,我们的古人能在幼童时读“四书”,今天的孩子也照样能读并且会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浦江学堂的孩子,启蒙阶段背完一本《论语》,知识有了,人生道理有了,孩子还在书中结识了一群2500多年前的朋友。

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复旦附中在读的16岁女孩武亦姝飘逸出挑,从容淡定,写得一手好字,熟背2000多首古诗词。

让很多人印象颇深的是她在某场飞花令环节脱口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现场评委拍案:“这肯定是童子功,从小积累到现在!”武亦姝脱口而出的诗句,就出自复旦附中的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一共六册,第一册就选了《诗经·七月》。而武亦姝的课外书单还有《庄子》、陆游《剑南诗稿》《放翁词》、晏几道《小山词》、沈复《浮生六记》、王国维《人间词话》等。

我们的孩子赶上了这样一个兼容并蓄的时代。我们好奇,这样一些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年代长大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为人处世会有什么不同?会有谦谦君子之风吗?不管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有一份中国文化的底色吗?

文化不是招摇的树冠,是根系

复兴国学成风潮,难免有人应景。比如在大操场上铺陈开来,摆上洗脚盆,让孩子跪地给父母洗脚,诸如此类。鲍鹏山说这种活动邀请他从来都不去,因为曲解了中国传统。中国人讲孝道,但这种生硬的行为打破了中国人的含蓄,这种幼稚了孝文化的表面文章也会令人尴尬,让孩子抵触。国学是标配,但也是高级的,它不是用来应景的,而是涵养一个人,帮他形成价值观的“内功”。

鲍鹏山认为每个时代人都有其关于文化的认同,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文化消化系统,在理解、接纳、排斥国学的种种时,本身就是思考和成长的过程。就像养育孩子,我们不可能剔除食物中所有没用的,只吃营养素,那样的孩子长不大。

陈宝生部长说,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德行教育,尤其是儿童。要重视教育与实用相结合,不要采用知识灌输的方法。要把教学的成果融入家庭和社会的变化当中,这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目的。

鲍鹏山也认为传播、认同本民族的文化,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使命。国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价值体系。学习传统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把前人的文化经典传给下一代,让他们具备一个中国人的行为标准,让国民文明化。

国学推广中,最大的问题不是社会和家长的认知。而能不能把国学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孩子的评价体系中体现出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家长们自然会闻风而动。举个例子,一个孩子读奥数,一个孩子读传统文化经典,奥数马上会体现在小升初和中考中,而学国学的孩子却好像“白学”了。

那么对于家长们来说,为什么站队国学教育,而不把孩子宝贵的成长时间交给更“有利可图”的英语、奥数等呢?他觉得让孩子学国学的家长需要勇气,但总有一天孩子的成长会对这一切报之以琼瑶。

传统文化的返本与开新

车凤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返本方可开新,一切传统都有赖于与时俱进的方式才能走近当代人,比如书画课程,如果只是让孩子临摹和不停地写写画画,中国书画蕴含的韵味和精神气象不一定被孩子很好领会。再比如茶艺,从净手、欣赏器具到烫杯温壶、放茶、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奉茶再到闻香品茗。每一道程序的背后都有相关的文化涵韵,换言之,每一项传统技艺其实都是道与术的充分结合。让孩子在这些学习体悟中静心、感受、理解一种“理”和“道”,这才能够达到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文化浸润是日积月累的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足够的修养、耐心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用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话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形式上的创新再花哨,归根结底仍应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

亲近母语,对接传统文化

徐冬梅

“亲近母语”教育机构创始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亲近母语”课题主持人

教育者的理念,其实决定了儿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传统:是从传统文化的巨大源流中获得滋养小小生命的力量,然后以健康开放的姿态和世界相处,还是在庞大的传统面前又一次跪拜?

我们在南京的亲近母语学堂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节气节令体验活动。小满之日,带着孩子去农田里看麦黄,大暑之夜,在玄武湖的树林中,和孩子一起观察蝉蜕。让孩子们打开感官,融入母语,以观察、操作、讲述、诵读、写作、品尝、欣赏、运动等替代知识给予式的教学,从而打通文学、艺术、科学、民俗、农事等多个领域,给他们开启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接受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和美学熏陶。

国学不仅要应景,还要入景

袁聪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教研室主任

初春时节,老师们带着学生们外出踏青,和学生们一起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秋佳节,老师们和学生们则一起读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民间故事,并赏月对诗,绘制中秋小报。而冬季,雪花飞扬,老师们和学生们则一边赏雪景,一边把一首首咏雪咏梅诗词做成小书签。

初一学生上学期利用课前预备两分钟诵读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论语》,初二开始诵读《大学》、《朱子家训》、《孝经》,高中带领学生们进行古诗词的英译。很多教育中让我们纠结的问题,似乎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可以例说的语句。对于老师来讲,在使用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教育的也是内省的过程,仅仅一个“柔其声”“夷其色”就足以令师生更加互敬互爱。

国学养成孩子好习性

徐丽

安徽省紫光养正学堂创办人,将国学教育普及到留守儿童

我来自老子故里涡阳,对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创办国学经典学堂几年来,总有人说学堂走出去的孩子们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他们懂得感恩、谦让、努力。我知道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改变着他们。

我带着国学经典书籍到农村学校、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留守儿童之家等义务宣传国学经典,想让更多缺失父母之爱、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从小懂孝道、知感恩、涵养性情、修习礼仪,告诉他们“志不强者智不达”,让他们从经典的浸润中胸怀大志,努力改变命运。有一次,当讲到“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时,一个福利院的孩子说:“哦,衣服只要干净就好了,不在于华丽,以后我就不和同学攀比了,看到其他同学穿名牌也不会心里难受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