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痛点寻找中国原创“标准”,《机智过人》传递中国智慧

《机智过人》第一季在2017年播出时,与其他几档科学类节目一道引发荧屏科技热潮,将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通导入百姓话题。带着比第一季“多出两倍”的人工智能技术,《机智过人》第二季8月11日回归央视综合频道。

8月28日,《机智过人》第二季研讨会在京召开。主创团队、业界学者、科普工作者等一同就中国电视节目的原创话题、科学类节目的创新突破等进行了交流讨论。对于第二季节目的创新与尝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表示了肯定:“它用独特的切入方式和价值引领,成功的把观众引入到了关注科技、尊重创新,进而思考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上来。”

“中国原创标准的制定”

从《加油!向未来》到《未来架构师》,再到《机智过人》,在利用电视来宣传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上,央视一直有很好的表率作用。

作为全球首档把人工智能作为对象、以综艺形式呈现的节目,《机智过人》没有已有成熟模式可参考借鉴。乐正传媒创始人彭侃曾统计了The Wit公司发布的国际节目模式库,发现《机智过人》是所有中国节目在海外同行搜索的第一名,“它其实已引起国外,尤其是欧美主流市场同行的关注”。

“去年《机智过人》的出现应该算是点亮了纯科学节目的星星之火,到今年则呈现了燎原之势。”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络处处长熊德认为,《机智过人》第一季的时候叫“中国原创”,到今年“可称为中国原创标准的制定”。

如何做好节目“原创标准的制定”?

“原创是资源的原创,是基本形式的原创……要总结出原创的若干要素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对于具体节目制作者的指导意义更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吴晓斌说,“央视综合频道坚持节目创新的基本法则就是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刚刚对人工智能领域做了一些批示,提出让智能改变生活。其实社会现实的发展,跟我们传媒做出的贡献都是相辅相成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也强调了原创的重要性:“《机智过人》节目本身也恰好反映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路径,也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学习模仿到原创。”

《机智过人》提升了国内外观众对中国科技和中国科学家的了解,在中国形象的建构、民族自信的提升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研讨会的主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北京大学视听研究中心主任陆地将其进行了延展:“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慧,到中国精神的构造。”

除了在节目具体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外,节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价值观上的升华。“这些智能技术不是某个公司的,不是某个国家的,而是全人类的,节目正是以这种高度,以这种价值的冲撞力来震撼观众。”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刘俊说。

拥抱“拷问” 坚守“情怀”

《机智过人》第一季从外观和舞美等设计上呈现出了绚丽的未来感,内容上又颇具中国化,“这其中很多元素都是自主创新的,具备了走向国际市场的条件”,影评人王永利评价道。

但当决定要做第二季时,挑战也接踵而至。

一方面,对“人工智能”这个垂直领域的内容还需要深度挖掘。“它是一个深海,每个项目都不一样,没有一定的规则,没有一定的表现方式,这对于制作者来讲确实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机智过人》制片人张越说。

困难从研发策划阶段就显而易见,熊德说每次节目的科学评审会他都“如坐针毡”,因为“本领域的专家要么不评论,要么彻底否定。对于本领域也是拿世界标准,用学术的严谨性来考量,实际上是拷问”。但节目的主创人员是“用非常愉快的心情拥抱这种拷问”。

另一方面,一季节目需要深挖30个项目,且“节目的发展未来要跟中国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相匹配”。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表示,“因为央视综合频道是旗舰站位,一定要有大国重器的题材。”

在面积相当于312个足球场大小的洋山四期港中,放眼望去空无一人。这里却能停泊世界上最大的20万DWT(载重吨)的集装箱运输船。而“中国桥吊第一人”竺士杰创立的操作法让一次性着箱率整体提升了6%,相当于一天能多吊3400个集装箱。怎么让它们比拼?为此,节目组设置一次48小时的训练时间,让人类与人工智能比拼“用2.5吨的集装箱打46克的高尔夫球”,高一厘米低一厘米都不行。

在这样的探索中,《机智过人》第二季的方向变得更清晰,“第一是展示大国顶尖的技术,第二个是解决行业的痛点,第三个就是能够帮助改变一些群体的命运,来实现人类的美好愿望。”北京长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泳说。

刘俊提到,“节目不固守于科技的冰冷,而是点燃了科技的情感。”在节目中,失去双臂59年的“最美乡村教师”挑战靠脑电波重新“拥有双手”;颈部以下全部瘫痪的女民警,也重新站了起来。张越说:“我们更关注的是人工智能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包括助力大国重器,包括实现人的美好梦想、丰富人的生活,将更多视角转到人的身上。”

“人工智能为解决人类痛点和百姓需求而来,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来,这个逻辑才是顺的。”冷凇提出节目应该有务实的定位,“痛点先行”。

第二季要“更接地气,更有人味儿”

通过人工智能和人类的交互,讲述鲜为人知的中国故事。《机智过人》两季来在传播上的突破显而易见。据美兰德媒体策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燕振介绍,《机智过人》24岁以下的年轻观众达到了66.67%,大学学历拥有者100%。

“现在年轻一代更多喜欢看硬科幻类的东西,像好莱坞、NASN等对流行文化的参与度非常大。但中国传统的科普和年轻一代受众接受的要求有一点差距。”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奎认为,《机智过人》的诞生也是“见证中国科技传播跟视听流行文化结合的升级过程”。

《机智过人》面向未来的节目定位以及整体创意和节目所呈现出来的现代化色彩,对年轻观众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勇看来,“这种娱乐满足了观众更高层次的新奇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而节目在融合传播上的尝试,能做到从一次传播到多次传播的融媒体的传播链条,能把好的内容和正向的能量辐射更广一点,“我们也乐见于标杆性的节目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节目一处副处长何波说。

张越提到,《机智过人》在融合传播上的探索意义远不止于此,“不仅是不同媒体、节目和终端的融合,也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首次坐在一起共同策划节目,实现了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如果人赢机器的话,实际上好像显得我们的发明不是特别成功,如果是机器胜人,好像对未来又有一些担忧。所以怎么探索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这是创作团队最初做顶层设计和创意定位时遇到的难点。”

回顾第一季的创作,张越甚至觉得人工智能技术在节目中有点“偏冷”,“去年我们更多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眩目、人工智能的眩目,虽然我们当时深深地感觉到应该更多地和人文关怀相结合,但没有做得很好。”所以第二季一开始,创作团队就在思考“怎么解决更接地气的问题,更有人味儿”。

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献有52万篇,基本集中在科技和工程技术领域,《机智过人》的可贵之初在于它开启了科学的大众传播状态。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眼中,科技与人文的融汇很精妙和细微,“实际上是在探讨科技与人的关系、科技与生活的关系、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技与国家战略的关系”。而在人工智能第四次浪潮袭来的当下,这不仅仅是中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时代留给世界的新命题,而《机智过人》中所传递的中国智慧也许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一些思考和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