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二塔渡口,58年西江两岸情,承载一片乡愁!

第 4 篇

遇见 │ 二塔渡口

文 阿欣 │ 摄 杰仔

早在隋唐期间

二塔渡口这个位置被设为了端州水驿

作用于往来客人与商家停驻

到了宋代

时任端州知州的包拯将府衙搬迁的同时

也将端州水驿搬到了城西(现阅江楼侧位置)

1960年1月1日,肇庆二塔渡口正式开渡

当时,肇庆第一座跨江的西江大桥(俗称一桥)

还没面世

西江大桥从1978年开始修建

修了9年,终于在1987年正式通车

所以,在这之前

很多城区居民基本会选择来二塔渡口过江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日均渡运车辆数高达1300多辆

船上的人、货物也非常的多

二塔渡口还是肇庆的战备渡口

渡口牌坊上的对联写着

“战时为国防服务,平时为经济服务”

需时承担渡运救灾等重任,平时为街坊渡江所用

来乘渡船的街坊,有步行的有开车的

尽管已经有三座大桥可以通往高要区

但不少街坊仍然选择乘渡船

或许是那份情怀,或许是做买卖为生计

开船之际关上了安全栏

每天往返于西江两岸的船员一人默默往回走

我想,这不只是工作,应该更多的是坚持

在拖船的拖动下渡船离渡口越来越远

岸边的土地上种植着蔬菜

一个个小菜地

也成为了西江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往高要区方向,西面隐约可见阅江大桥

两座桥塔就像两条飞鱼

越出西江奋力向上霸气无比

回头欣赏元魁塔,远远的它

轻微的斜度瞬间变为了独特的美

江上的货船和运砂石的船只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虽不及烟雨江南诗情画意

但西江上的微雨烟雾

是更贴近生活的,更真实的

阿姨推着她的三轮车从端州区回去高要区

“我一早搭渡去端州卖菜咯

(我一大早就乘渡船去端州卖菜了)”

不一会,就要下船了

从端州区乘渡到高要区直接就到达了金渡镇

其实在发动机出现之前

西江河上的船只都是以风力、人力运行

确实,要感叹一下科技的力量

渡口旁有一艘小渔船

整理着刚刚捕到的河鲜

“我D河鲜刚捞嘎,保证新鲜

(我的河鲜都是刚捕的,保证新鲜)”

微风细雨

金渡镇的渡口外跟端州区的渡口有点不一样

在这里,竟有一种怀旧小镇的色彩

老旧老旧的渡口标志

金色耀眼的“肇庆二塔战备渡口”八个大字

无一不透出它的故事、它的辉煌

这一个渡口已经服务街坊很多年了

小雨渐停,正要乘渡船回去

抬头竟然看见了湛蓝的天

风雨过后的晴天最让人心情愉悦

往端州方向,东边就是肇庆大桥

远看就像科幻电影里穿山而过的铁轨

烟雾朦胧的大山衬托下

带着一股神秘感跨越西江

二塔渡口往东的江滨路那边是学校

以前经常在走廊里看着西江

晚上市区的灯光就像落在江上的星星

即使是阴天,也可能会是下雨的情况

渔民还是坚持出江捕鱼

逆江而上,日复一日

疍家人的刻苦耐劳

他们对渔业的热爱,对江河的敬畏

都体现在对船只的爱护里

转眼又到了渡口,街坊们匆匆下船

船上唠嗑的街坊们

原来很多都是不认识的,只是有缘同乘一段路

渡口的工作人员

看见推着货物上斜坡的老人家

都会过来搭把手帮着推车

一批街坊下了船,另一批街坊又上船

不断运送乘客,这就是渡口的“平时任务”

街坊或许是工作、做小买卖…而每天乘渡船

多次往返于江的两边,我想他们这是为了生活

而渡口的工作人员是为了街坊

是他们的坚持,是他们对工作的那份热诚

来源:肇庆街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