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浦东的她们孝亲敬老的样子,真美!

刚刚,第七届“孝动浦东”主题活动落幕。60个孝动典型获表彰,涵盖20个最美护理员、20个最美敬老个人、10户最美敬老家庭、5个最美孝老为老团队、5个最美助老爱老单位。

“孝动浦东”每届活动均从最基层出发,真实记录浦东最感人的“孝动”故事,树立真正的时代偶像,一起来认识下。

第七届“孝动浦东”主题活动

最美护理员、个人、家庭、团队、单位推荐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最美护理员”20人

王延花(陆家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王菊芳(高东福利院)

文春兰(永泰养老院)

李菊芳(张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李银娟(南园养老院)

吴明富(洋泾社区长者照护之家)

沈惠琴(祝桥敬老院)

张定琼(常青养老院)

张建红(张桥养护院)

张建群(花木敬老院)

陆建芳(周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林宏英(上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金佩红(乐龄养老院)

周晓梅(潍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姚传菊(凌桥养护院)

顾国芳(康桥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盛春雷(唐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章艳芳(灵山养老院)

蒋道会(周家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潘建国(泥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最美敬老个人”20人

丁家龙

卫金妹

朱赟

庄美臻

刘英

刘琴芳

张海滨

陈引芳

范秀娟

郁萍

周仕芳

胡三山

姜丽娟

郭霞娣

唐惠英

曹军

葛翠韻

潘峰

潘耀清

瞿青

“最美敬老家庭”10户

万财龙家庭

王根娣家庭

孙水清家庭

沈秀兰家庭

张爱荣家庭

张善瑛家庭

钱宝康家庭

徐行发家庭

奚国敏家庭

程建明家庭

“最美孝老为老团队”5个

陆家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

金桥镇老年协会“情暖家门口”助乐队

北蔡镇下南居民区老伙伴志愿者团队

周浦镇老来客(银发乐)社团

航头镇梅园村“开心小屋”睦邻点团队

“最美助老爱老单位”5个

川沙新镇七灶村村民委员会

塘桥街道东方爱绿幼儿园

金杨新村街道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周浦镇长乐养护院

惠南镇原宿造型

为这些“孝动浦东”的榜样点赞!

在他们中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和老人们非亲非故,但却是陪伴老人时间最长的人。

他们就是日复一日用自己的耐心、爱心照料老人的护理员。

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第七届“孝动浦东”主题活动

最美护理员故事

1

王延花

(陆家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自2011年起加入助老护理员大家庭以来,王延花赢得了老人及其家属的称赞。史阿姨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差,脾气又很大。最初上门服务时,王延花也郁闷过、难受过,但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助老护理员的工作,不就是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不便吗?患病的老人已经很痛苦了,我就是要帮助老人缓解或减轻病痛。”

她打起精神,不断地从家属那里了解老人的喜好,耐心地和老人一次次沟通,服务完也尽可能地多留点时间给老人讲讲新闻、聊聊天。几个月后,当王延花推门进来时,一直记不住人的史阿姨竟然主动迎上来,拉着她的手叫“小王”,她当时激动得泪流满面。

“老人认可,就是对助老护理员工作最好的鼓励。”王延花说。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她经常和同事交流学习服务技巧和经验,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有关老年人身体、心理、精神方面的资料,“助老护理员不仅要提供生活上的照料,更要缓解他们的精神寂寞和空虚。”

2

王菊芳

(高东福利院)

王菊芳,一直秉持着细心、耐心、贴心,争取为每一位老人营造幸福的晚年生活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地对待工作,2016年被养老院评为“微笑服务明星”。

王菊芳在护理时发现,一位长期卧床的老人后股沟的皮肤出现了红肿,赶紧买了药膏给老人擦。在她的精心护理下,老人很快康复了。老人的家人常买东西送王菊芳表示感谢,但她每次都拒收,“照顾老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还有一位轻度失智老人,家人因为工作忙很少来看望她,整天郁郁寡欢。王菊芳除了日常护理工作外,常陪老人聊天,老人变得开心起来,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王菊芳和高东福利院,确实是从心底里对老人好!”老人的子女感动地说,并表示再忙也要经常来看望老人。

其他护理员对王菊芳的评价也很高: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护理水平高。在与同事交接班时,她总是事先沟通好老人的情况,让接班的护理员工作能做得更细致、更到位。同事遇到困难,她也会尽自己所能地加以帮助。

3

文春兰

(永泰养老院)

文春兰在永泰养老院工作的十年间,把老人当亲人,悉心护理。

文春兰负责的养老院二楼,住的是失能失智老人。与这类老人沟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从不大声讲话,而是耐心地比划、和声细语地说话,让老人情绪安定,好好配合吃饭、吃药、洗澡等。

这些年来,由文春兰护理的老人没有一个生褥疮。她每天认真重复做着这些事情:给卧床老人洗脸、做口腔护理等;每两个小时给老人翻身,每1个小时喂水,饭后喂药;给鼻饲老人定时喂食、擦身、换衣、按摩等。

为了提高护理技能和为老服务本领,文春兰认真对待每一次培训学习,趁着休息时间拿出书来看、记、背,还经常叫上几个护理员一起练习实践操作,她还取得了护理员中级职称。

她带队的护理小组得到老人及家属一致好评,成为养老院的一面旗帜。

4

李菊芳

(张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年59岁的李菊芳,5年护理过15位老人。她把老人当亲人,老人的家人常说:“李阿姨来了,就放心了。”

2013年11月,李菊芳刚做养老护理员时,第一个服务对象是一位独居老伯。第一次踏进老人家时,她感觉鞋子踩在地砖上粘糊糊的,二话没说立即擦了起来。现在,老人家居室保持整洁,窗明几净,一切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口口相传,李菊芳在一些老人心中渐渐有了不小的名声。有的家庭甚至七八次要求她来上门护理。

2016年,97岁的叶老伯再三要求一定要让她上门服务。“老前辈,按辈份您应该是我的大大(浦东方言,即爷爷),您就当我是您的孙女,有啥事体尽管开口。”从此以后,她真的如孙女般照护着老人。

一天,李菊芳7点半准时来到叶老伯家,敲门一直无人应答。她赶紧撬开房门冲了进去,发现老人躺在床上,满身满床都是大小便,叫他没有应答,但还有呼吸。她赶紧打电话通知老人的女儿,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幸亏送医及时,老人得到了及时抢救。

5

李银娟

(南园养老院)

45岁的李银娟,看上去要更显年轻些,同事们都喜欢叫她“妹子”。

14年前,李银娟经老乡介绍,从甘肃庆阳来到南园养老院做护理员。她也有过不习惯甚至退缩的想法,但凭着不肯向困难低头的韧劲坚持至今,而当初一起来的六七个甘肃老乡都离开了养老院。

吴素琴老人长期卧床且吞咽困难,又患有帕金森症,两只手总是捏得紧紧的,造成了皮肤的局部溃疡。李银娟发现后,天天连哄带骗地将老人的手拨开,细心地擦洗。老人有时候挣扎着胡乱打人,甚至有一次将李银娟的眼睛都打肿了,但她也不计较:“老人神志不清,不是故意打我,我怎么能计较呢?”

胡老太是个很“作”的老人,李银娟总是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各种要求。老人吃饭挑食,她就跟食堂商量多做几样菜让老人选择,老人不愿吃时,她就耐心地喂;老人爱烫脚,但因为感觉迟钝,明明很烫的水总说不烫,而她自己的手已经烫得通红;老人肠胃不好,经常闹肚子,有时一天排便七八次,还常拉在裤子上,她一次次为老人擦洗。

6

吴明富

(洋泾社区长者照护之家)

今年45岁的吴明富,从事护理员工作刚满两年,但他坚定地宣布:护理员是他后半生一直从事的职业了。

两年前,吴明富从安徽来上海打工,第一份工作就是做护理员。他普通话说得不标准,本地方言也听不太懂,起初和老人及家属交流有些困难。但他没有气馁,刻苦学习护理技能,细心地观察老人生活习惯,把老人的需求都默默记在心里,为老人做好服务。

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水,在这些温馨而又平凡的小事中,吴明富融入了对老人的关爱和真情,换来了老人及其家属的信任和尊重。

7

沈惠琴

(祝桥敬老院)

今年50岁的沈惠琴,在敬老院工作已有9年多。她一直坚持“以老人为本”,把“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帮老人所需”作为工作准则,悉心、周到地照料每一位老人。

沈惠琴一直负责的是全护理工作,而且服务的都是男性老人。刚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但是在老职工的帮助和院领导的关心下,她逐渐克服了所有困难,把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

陆伯伯因长期卧床导致肠胃不好,每天排便三四次,她每次不厌其烦地为他换尿布、擦身;一位患有癫痫病的老人,每次发病时,她都迅速地帮他掐人中,让他尽快苏醒过来;有些老人脾气不好,有时会以骂人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她都会及时开导老人,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

为了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沈惠琴积极学习,2008年获得护理员初级证书,2011年参加市技能操作大赛并获得护理员中级证书,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都被祝桥敬老院评为“优秀员工”,在敬老院开展的2018年上半年度护理员理论及操作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8

张定琼

(常青养老院)

从2006年开始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张定琼就把养老院当做自己的家,照顾老人衣食起居,跟老人拉家常、谈谈心。老人也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天没有看到就会惦记。

为了更好地胜任护理员工作,张定琼除了参加护理培训外,还认真摸索一些关于老年人心理抚慰、医疗保健、护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面对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她从沟通入手了解老人心声,苦口婆心地进行开导,让老人互帮互助、互让互谅、安享晚年。

张定琼护理的一位全护理级老人,患有高血压、中风后遗症,身体严重偏瘫,体重有70多公斤。有一次,由于老人突然情绪激动,呕吐厉害且大小便失禁,她立即带上围裙,将呕吐物及大小便擦净,随后将老人扶坐到轮椅车上推至浴室,为老人冲洗干净。

家人曾要求张定琼换个工作,但她却不同意:“这么多年了,与养老院有感情了,离不开这些老人了。”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后,她把更多精力用在养老院的老人身上。

9

张建红

(张桥养护院)

“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只有热心、耐心、细心服务,老人才会跟你亲近、贴心。”这是张建红两年前加入张桥养护院护理员队伍学到的实用第一课。

虚心学习的张建红,从事护理工作的第一年就取得了养老护理员初级证书,2017年又取得了养老护理员中级证书。她学以致用,将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技能运用于养老护理服务中,获得了老人及家属、同事们的肯定和赞赏。她说:“来养护院工作,应该时时、事事、处处关心照料好老人,来不得半点马虎。”

从零开始,张建红从一名普通护理员成长为护理班组长。她不仅管理好自己的护理员团队,还带动一批新的护理人员不断地茁壮成长。

“人都有老的一天,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照料好老人,是我的工作职责,只要老人开心快乐了,我们才会感到满足和幸福。”张建红说。

10

张建群

(花木敬老院)

腼腆的笑容,耐心的呵护,49岁时加入护理员队伍的张建群,已经为老人服务了8年,并备受老人及其家属的称赞。

“快点、快点、老人不行了!”浴室传来张建群焦急的呼喊声,其他护理人员迅速赶来,此时老人脉搏微弱,血压已无法测出。张建群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老人可能是体位改变导致的休克,在医生赶到之前必须尽快施救,否者后果不堪设想。她一边叫人打急救电话,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急救工作:将老人抬到床上,把老人头向后仰,同时掐人中和虎口,并不断呼喊老人名字。一会儿,老人长舒一口气,面色渐渐红润,脉搏、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瘫痪在床两年之久的朱阿婆,身体肥胖,护理难度大,但张建群对她依然悉心照护,从不抱怨。年初,老人的家人特意为张建群送上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11

陆建芳

(周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陆建芳原是毛纺厂的技术工人,下岗后通过了中级护理员技能培训。她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着“子女”和“保姆”的角色,给予老人最贴心的关怀和照料。

“小陆的工作很细致,对我照顾得非常好,真的很感谢她!”85岁的离休干部董家宝称赞道。

董老伯做事严谨苛刻,即便打扫卫生也有自己的一份“条令条例”,前前后后的方法、步骤不能出丝毫差错。陆建芳也不计较,干脆“听从领导要求”,把董老伯照顾得妥妥帖帖。

87岁的刘振奎是一位老党员,兴趣爱好就是看书、看报、看新闻。陆建芳每次在他家服务完,就陪老人聊聊天、给他捏捏腿,把自己学习到的“两学一做”等知识跟老人一起分享、讨论。现在,老人经常说:“小陆来了,我的精神食粮来了。”

陆建芳希望,用自己的真情、真心守护好每一位老人的晚年。

12

林宏英

(上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几年的护理生活,使我对老人更了解、更爱我们的老人了!”林宏英说。

刚入行时,没有经验的林宏英不断加强学习,2015年获得社会工作者中级证书,2017年拿到了养老护理员中级证书、通过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核。

有了这些技能,林宏英照护老人更得心应手。一天早上,她突然发现平日里比较活跃的宋阿姨变得沉默了,走过去一问,老人说:“头胀,舌头有点大!”她立即运用学过的医疗知识跟老人沟通:“宋阿姨,请对我笑一下!”老人脸部僵硬地动了动嘴,却笑不出来;“学我说一句话:今天天气真好!”老人说得结结巴巴;“宋阿姨,你再举起双手!”老人很吃力地举起了手。通过这三步,林宏英初步判断老人中风了,赶紧拨打急救电话。由于送医及时,宋阿姨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愿我们每个人的明天会更好!”林宏英说。

13

金佩红

(乐龄养老院)

“老人永远是对的,如果错了就是我的工作没做好!”这是金佩红的服务口号。

照护老人,金佩红自有一套与老人沟通的方法。有的老人患有认知症,经常无缘无故骂人,遇到这种情况,她就先冷处理,暂时不跟老人讲道理,等老人情绪发泄完,再慢慢地聊聊、纾解情绪,“如果那个时候跟老人讲道理,他不仅听不进去,还可能一激动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因此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金佩红都会抽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掌握老人的思想动态,并一一记下来。遇到老人身体不适住院时,她总是经常去医院探望;每当老人外出时,她都会嘱咐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每当老人遇到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时,她都会想尽办法,耐心开导,让老人开心释怀。

自从做了护理员后,金佩红心里就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每逢佳节倍思亲。养老院的老人也会更想念亲人,这时候特别需要有人照护他们。”

14

周晓梅

(潍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十多年来,周晓梅共服务了30多位老人,无论老人还是他们的家属无不对她点头称赞。

葛阿姨70多岁了,身患尿毒症。周晓梅为她提供服务五六年,两个人处得跟母女一样。半年前,老人病情不断加重、生活开始不能自理,又遇到儿子生大病,因而对生活有些绝望。周晓梅拉着她的手说:“婆婆,放心吧!有我在,我会照顾好你的。”从那之后,一周三次的服务就变成了每天看望,她帮老人打扫卫生、擦身、洗衣,陪老人说话。老人病重住院期间,她就晚上去医院陪护,尽心尽力照顾直至老人过世。

葛阿姨的家人曾多次表示要重谢周晓梅,都被她拒绝了:“我和阿婆相识一场就是缘分,我只想尽心尽力照顾阿婆,不留遗憾。”

竹园居委有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极挑剔,难相处,换了好几个护理员都不满意。自从周晓梅上门服务后,老人再没有投诉过。有人问周晓梅与老人相处有什么法宝,她憨厚地笑了:“就是耐心听他讲话,尊重他呗。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他说的是错的也不要轻易拒绝,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有些事情做不了、不能做。”人心换人心,久而久之,老人也就把周晓梅当亲人,会关心她干活累不累,让她吃些水果、休息一会儿。

周晓梅常说:“为老人服务就是做好事,就要不怕脏不怕累,要真诚对待每一位老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爱他们、尊重他们。”

15

姚传菊

(凌桥养护院)

姚传菊,中等个子、脸大大的,一开口就笑,露出两个小小的酒窝。养护院的老人都亲切地叫她“大面孔”阿姨。

这个绰号,最早是一个很难照护的老人起的。护理员前脚刚离开,她就要喊“阿姨”,问她要做什么又说不清楚;一不顺心就骂人,弄得专职护理员经常偷偷抹眼泪。去年,专职护理员有事回家,姚传菊去顶班,没想到老人不仅不骂人了,还经常夸赞:“大面孔”阿姨耐心、细心,一说话脸上就带着笑容,手脚一刻都不停的。原来,老人叫不出姚传菊的名字,就叫她“大面孔”阿姨,“大面孔”阿姨就这样叫出名了。

姚传菊从2010年1月进入敬老院工作,同年4月参加了初级护理员的培训,接着7月又参加了中级护理员的培训,每次培训成绩都很优秀。

有人开玩笑说,姚传菊的证书都是“吐”出来的,这一点也不假。原来,她无论坐什么车子都要晕车,但每次参加培训从不迟到、缺席;上课时头昏沉沉的,却依然认真做好笔记;培训结束后,她有时还要上夜班,但休息在家时就认真复习。

凌桥养护院曾请人为她写了一篇赞美诗词,后来被修改为《护理员之歌》。也就是说,《护理员之歌》是从姚传菊身上开始唱响的。

16

顾国芳

(康桥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顾国芳在居家养老服务一线工作长达十几年,陪伴着一位位老人度过晚年,一汤一勺喂到老人嘴边,一擦一洗从未有过怨言,一点一滴赢得老人的信任。

第一次到王伯伯家,顾国芳刚走近门口就闻到一股恶臭的气味。进门一看,老人身上满身疥疮,家中一片脏乱。她没有嫌弃,仔细地帮老人洗头、擦浴、剃须、涂药。两个星期后,老人身上的疮痊愈了,家里也变得干净、整洁了。左邻右舍都说:“政府给老王派来了个女儿。”

每天护理工作很忙,顾国芳仍不忘照顾年迈的婆婆和父亲。凌晨4点,她就起床给婆婆烧好茶水、煮好早饭、备好点心,然后顶着清晨的露水,骑着电瓶车一家家上门服务。晚饭后,她再回到娘家,给父亲洗浴、聊家常,夜深人静时才回到自己家。

百善孝为先,顾国芳做出了榜样,对自己家人如此,对别的老人也一样耐心,好多老人们提到她都赞不绝口。

17

盛春雷

(唐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从事护理员工作5年多来,盛春雷总是急老人所急、想老人所想,任劳任怨,竭尽所能为老人服务。2015年、2017年,她被养老服务中心评为“温馨服务明星”。

一位性格比较固执的老人,要求也很高。她每次上门服务,都将居室打扫整洁,并洗净、晾晒好老人前一晚换下的衣物,还给老人细心地泡脚、搓洗。老人的儿子夸赞道:“把老人交给她,很放心。”

还有一位独居老人,长期卧床。盛春雷第一次上门服务时看到,老人家里满地的脏尿布、脏卫生纸、脏衣服,还有蟑螂在发霉的食物上爬行,竟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站脚。“阿妹,阿妹……”当她想转身离开时,听到这一声呼唤,心一软留了下来。她不仅为老人擦浴、剪指甲、打扫房间,还经常陪老人聊天。每到她服务的日子,老人就盯着墙上的钟表看,笑咪咪地盼着她的到来。

护理工作千头万绪,为了提高服务技能,盛春雷虚心向有经验的护理员请教,并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有关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资料,以便满足老人不同需求和服务。

18

章艳芳

(灵山养老院)

“当工作变成使命时,这种使命感会时时督促你、提醒你、要求你、需要你做好这份工作,并且要做得更完善。”章艳芳把护理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不断自我加压,“让老人拥有家的感觉,让老人觉得儿女都围绕在身边”。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她被养老院评为“2017年度服务明星”。

2016年7月,章艳芳刚进灵山养老院时做护理部洗衣工。养老院里每天老人换洗的衣服数量非常多且有严格的消毒剂量规定,还要负责晒干、整理、收发,她从没有出过差错。

从洗衣工转为护理员后,章艳芳不断学习、完善护理方法,让老人感受“家”的温暖。她留心观察老人的一举一动,对每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都了然于胸,甚至老人一个眼神的细微动作,都能知道老人需要什么。

“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都很喜欢跟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作为一名忠实的听众,章艳芳常常陪着老人一起回忆,陪他们一起笑、一起忧愁、一起沉思。老人们都很喜欢章艳芳,说:“每天看到她的笑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19

蒋道会

(周家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用心、细心、诚信,是蒋道会总结的“三心”服务法,即:用心对待并完成工作;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诚心换诚意。

季根福老人患有严重的听力障碍,每次蒋道会都要扯着嗓子跟老人说话。考虑老人因听力障碍出门购物不方便,她每天一早就为老人买来了热腾腾的早餐。老人的子女在表扬信中写道:“凡是我父亲所提出的要求,只要她能够做的都竭尽所能去做;我们子女没有想到的,她已经想到并主动去做,对待我们父亲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让我们非常感动。”

吴秀洁老人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每天靠流质维持生命。蒋道会细心地给老人沐浴、擦身、褥疮消毒、喂食吸痰等。为了更好地照护这类老人,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各类岗位职业技能,成为服务社里证书最多且等级最高的助老服务员。

严毓珍老人性格孤僻,容易猜忌,且患有轻度认知症,经常把贵重物品东藏西藏,每次找不到就冤枉蒋道会“偷窃”。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顾及老人的情绪和感受,一次又一次地帮老人寻找“失物”。

20

潘建国

(泥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从事电工行业几十年的潘建国,6年前“转行”成为了一名居家养老护理员。不善言辞的他,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耐心,处处为老人着想。

“你就是我的第五个儿子。”81岁的周龙祥、董应仙夫妇对潘建国说。

前几年,周龙祥患上了认知症。当他们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一筹莫展时,村里及时为老人请了一名居家养老护理员——潘建国。

潘建国在老人家从进门到出门,忙里忙外,从来没有坐下休息过。他照顾老人非常有耐心,不仅定期为周老伯擦身,还经常清洗脏臭的衣服、被子和床单等。“我父亲情绪经常不受控制,潘师傅还时常得哄着,耐心地给他理发、刮胡子,他的贴心举动常常让我们这些子女都感到自愧不如。”周龙祥的儿子说。

除了居家养老规定的服务项目外,潘建国还经常在服务时间段外义务帮助老人。有一次,他听说老人居住的房子电线老化,就主动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重装电路。

今年,老人的子女打算送二老去养老院,但老人坚决不肯,说最舍不得无微不至的潘师傅。

明天就是重阳节,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一起孝亲敬老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