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到教学境界

课堂上的“无招”和“有招”

——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到教学境界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曾写到张三丰教张无忌练习太极剑的一段。大意是张三丰教导张无忌,习武练剑最初是“无法”的,一招一式也不会,后来不断地学一招一式,逐渐进入“有法”状态,但在这个阶段对剑还不能运用自如,只能是“见招拆招”、左支右绌。如果停留在这一状态,那最多是玩起来好看的“花拳绣腿”。只有把剑术的精髓融入心中,不拘泥于具体的招法,人才能对剑的运用游刃有余,这就进入了更高境界的“无法”状态,这才是剑术的“大家”。我看到这些就想象了。

一招“剑术”——“大漠孤烟直”(我也学一下金庸先生爱用诗句来命名剑招的方法)。假设这是破解被多人围困的一招,那么“大漠”是剑扫四方,用于驱离包围之敌;而“孤烟直”是竖剑高举,乃突袭最薄弱之敌(因为剑招无对象,所以直举为法),但到战时则是去刺选中之敌的。若是战时仍拘泥于剑法竖剑高举,那简直就是大敞“空门”等着敌人来刺了。

我很自然地把这些“理论”融入教学之中。一个刚刚上任的老师是“无法”的,不知道怎样上课、怎样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他慢慢学会了一些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规律,这时他的教学“有法”了,但这种“法”如果只能机械运用,停滞于此,则到头来也就是个“教书匠”。

他只有对教学规律了然于胸,把它们变成自己内在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使各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不受自己具体的意识支配、选择的自然天成的境界,才进入了新的更高级的“无法”状态。

这里讲的“有法”与“无法”,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招”与“无招”。教师上课也应该像武术大师一样“心中有招而手中无招”。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应该永远符合教学规律,这是根本的“心中之招”;而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则完全按照课堂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反馈的思维、情绪状态来灵活应对,不应该也不企图用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手中之招”。

当然,这种“心中有招而手中无招”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我穷毕生精力,也不过刚刚举步欲进。但老师们不必自馁,要知道我是从40岁才开始教语文的,年轻的老师完全有时间、有机会达到这一教学境界!

文章来源 | 本文为源创图书《小学语文15课——支玉恒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支玉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自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