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bot:速生速死的网络浪潮?

10月20日,鲁迅先生逝世82周年的纪念日的第二天,他的名字出现在了微博热搜榜。

但是,这并非仅是缅怀鲁迅先生,更多的是在讨论一个名叫鲁迅bot的用户。

“鲁迅bot停运”,一个经常发布鲁迅先生的文字且不作任何评论的账号,改名咸亨酒店遗址,宣布不再运营。

在知道@鲁迅bot_(不是@鲁迅bot)的用户对他停运原因的探讨,抒发惋惜之声之外,这条热搜也引起了更多人对bot的关注。

(鲁迅bot停运图片)

bot是什么?

bot最早起源于Twitter,Robot(机器人)的简称。它指的是一些账号通过脚本,可以在触发某些条件时自动进行发送推文、回复评论等操作,也可以定时定点在Twitter上自动推送天气预报、地铁消息等资讯类内容。

发展到微博中,bot渐渐形成一类虽然由真人运营,但无人格设定下,就是像机器人一样不带有主观感情、定期抓取、更新内容的账号。他们接收并发布网友的投稿,投稿的范围则由各个bot的前缀划定。

目前微博上的bot账号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圈子型,吐槽型和语录型。圈子型是目前最普遍的bot,以某种爱好或者圈子为边界,进行圈内自嗨和圈外安利。

比如@三国bot,发布三国历史及其衍生同人的投稿。

@戏文bot,内容配图全部关于京剧昆曲等戏剧的戏文台词。

@RPS_bot则细化到了真人CP这一小圈层。

相较起来,吐槽型bot更倾向于娱乐和搞笑。

比如专门发布沙雕明星新闻的@假料bot,

搜罗直男尬聊的@直男发言bot。

以及语言型bot(有时会与圈子型bot有重合):

譬如丧话bot,失恋bot之类。

bot的运营模式

建号初期,bot博主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积累发布根据自己bot的前缀相关的某一方面的特定内容。这段时期通常不长,只要有了一定粉丝基础后,该bot账号就会开始转向接受投稿的树洞模式。

运营者在置顶微博中制定投稿要求、投稿格式,接受和审阅网友投稿,并收以固定的格式发布,普遍账号还会对内容有严格的编号,进而成为对某一特定内容感兴趣的网友的精神聚居地。

bot为什么会火?

首先,自然是微博环境使然。

微博从2009年建立到现在,平台本身已经发展到具备广告代言、内容付费、电商变现的三大模式,并且还尝试了V+会员、视频广告、内容导购等营销功能;而在用户内容方面,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各个账号类型,就像一条明星微博下必有该明星美图和赞美留言,凡略有流量的号里,杠精、卖片、水军必不可少。

相比之下,兴起的bot号下评论质量反非常高,只要有所感受,有所明白内容的圈内人,交换一个眼神,就能在评论区里围绕共同的一点展开讨论。

再加之bot有些冰冷却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关注用户在这里可以真正地做到以陌生人的姿态表达自己而不会受到价值判断或是指责,就如同加入了一个能好好说话的同好俱乐部,一个宝贵而真诚的交流空间。

其次,bot的运营是一种内容众筹的体现。

内容众筹,顾名思义,指的是内容集合众人的力量创作。

面对想要投稿的bot账号,投稿人通过投稿获参与感,在自己投稿的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里获取他人认同;bot平台提供的匿名投稿,为投稿人营造了理想的表达环境,安全的自我表达的小空间。

观众则可以在自己关注的bot内找到共鸣,缓解孤独。

无论投稿人也好,观众也好,两者本身是互通的。作为普通的网友,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身边的朋友的兴趣爱好不同,因而很多喜欢的瞬间没有办法及时分享,只能憋在心里。但是通过关注的bot就可以找到一群相投的同道中人,对同样一个瞬间深有所感,从某种意义上获得陪伴感,从而不再那么孤独。

于是在有观众粉丝的基础上,投稿者源源不断的投稿带给了bot账号自产自销的持续性输出内容,使得单独的只言片语,牵连起圈内人心头一段段感动的记忆;使得个体的单薄故事,有机会变成群体的生活图鉴。

以旨在分享一些属于90年代末和00年代初的记忆的千禧bot为例,该账号的置顶配图中写到:“开放投稿,欢迎各位怀旧认识、土酷爱好者和认为2010年后的一切都糟透了的悲观人士来玩耍”“投稿范畴包括但不限于时代大事、老物件、流行文化、代表人物,也可投稿私人故事,形式不限……”

除此之外,还配了一张Windows98的图片。紧接着,除去每星期二设备检修外,千禧bot每天平均发布20条左右的微博,如果投稿没有发完,就会发布说明明天继续发送。

就像在“妈妈洗脚”公益广告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里,网友们讨论着童年时看到的其他的广告,抒发着共同的感动,讲述着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一样,它分享的很多内容都能引起这个90年代生人的共鸣。

比如毕业同学录上“一帆风顺”“百事可乐”的连体艺术字、玩过的磁性画板、现在回看十分尴尬的大头贴等,像一块块小石头在那个年代生人心中激起涟漪。这份不能平静的涟漪,又让人不禁拾起记忆的小石头再一次投掷于童年的水面。

第三,bot平台在运营时产生了可以能够按照既定轨迹,维持自己持续运营下去的UGC体系的循环。

bot,在内容众筹之上,是社交网络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另一种变体。运营者,投稿人,和观众的共同合作,使得bot形成投稿、发稿、评论、转发,这样完美的UGC体系。

同时,一些精彩的bot如@鲁迅bot,@意难平bot,是经过专业人士筛选出来的UGC,内容的范围更集中,专业度更高,有时隐隐针砭时弊,倾向于带有一定程度的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成内容),即有较高专业素养和特定领域知识积累的人通过有组织编排的内容默默输出观点,能够用优质的内容获得更多的关注。

但是,在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丰富的bot浪潮之下,除了模糊解释停运的鲁迅bot之外,@意难平bot就因为一条有争议的投稿最终选择停运;随后,涉及到各家粉丝攀比,争吵,广告等的@丑娃bot、@瞎几把穿bot/@瞎几把穿post等不少账号也陆陆续续删博停运。

意难平bot

并且,尽管现在的大部分bot账号都是个人在运营,也没什么商业内容,但一些人也已经瞄准了bot账号火热的趋势,有意识地造一些号出来。这些账号表面上是bot,实质却是不折不扣的营销号。比如典型的作用651万粉丝的糗事bot,虽然后缀挂了个bot,但明显是一个流量营销号,以娱乐搞笑为主,低质量转发微博,不接受也不发布投稿,商业广告倒是接了不少,老一套的运营方式,粉丝更是鱼龙混杂。

截至11月8日,直男发言bot已有56万粉丝,丧句bot47万,千禧bot23万,诗人bot10万……随着各大真人运营的bot账号粉丝的增加,很难想象未来这些账号会不会因为被质疑内容变质,因为评论里的争吵而走向停运;这样的形式会不会被营销公司、娱乐机构利用或购买,形成带商业目的的账号。那时候,我们要考虑的就是,bot账号是否还能被称为bot?

因此,bot到底是会变成速生速死的社交平台浪潮,还是能够作为一种长久的内容形式存在,目前来说仍无法确定。

总的来说,任何像bot一样的网络社交平台浪潮,在受到关注之后都会获得大量的围观和参与,账号的鱼龙混杂、内容的变质、粉丝抱团排外、争吵攻击都是可能的事。同时,一旦发现新市场的资本对此趁机注入,也会导致bot一类的新生平台变得不那么理想。

但不管怎样,bot肯定不会是树洞型表达空间的终点,无论社交平台如何发展,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如何变化,行业规则如何变迁,资本注入的影响如何,人们仍然会找到其他的方式去创造一个地方存放自己的往日记忆和精神絮语,遇见自己的内心共鸣和同道知己。

互联网新陈代谢的魅力就在于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