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载支边情薪火相传:民族团结之花常开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0日电 (耿丹丹 李蓉 黄登平)这几日,新疆和田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依斯勒克墩村正值红枣采摘季,72岁的史鹤山今年又雇了几名工人。“一个人每天平均挣200元。”

资料图:晾晒红枣。李沙平 摄

上世纪60年代,史鹤山同近百名江苏支边青年一起,来到了现在的依斯勒克墩村,与当地民众开荒垦地修建农场,在沙漠腹地开辟出一片沃土。

如今,史鹤山是为数不多留下来的老支边青年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年这里是一片荒漠,现在,村子里耕地有3000余亩。

史鹤山说,50多年前,村子里的支边青年带领周围的少数民族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红枣成了民族团结延续的“牵线人”。

史鹤山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从内地引进红枣苗,开启了和田地区种植红枣的先河。“我当时带头种植红枣,试种后经济效益明显,于是家家户户开始种植。”

“农忙时节,大家都会互相帮忙。”史鹤山说起了他40多年的朋友艾海提·艾合买提,他们在劳动中相识,农忙时节,艾海提·艾合买提会帮他收红枣,他也会帮艾海提·艾合买提收粮食。“我们是最好的朋友,现在也会经常串门。”

史鹤山告诉记者,他还有很多熟识十几年的朋友,互帮互助都是常事。“现在去赶‘巴扎’,见到村民都会握手问好。”

作为老一辈的红枣技术员,史鹤山也从来不吝啬传授技艺。“2014年起,我们村搞‘结亲’活动,我也有两三个维吾尔族‘亲戚’,我教他们红枣技术,帮他们挣钱。”

村子里的另一头,红枣种植大户李德振在“支青红枣合作社”里忙碌着。“今年红枣大丰收,合作社的400多吨红枣被订购一空。”

说起“支青红枣合作社”名字的渊源,合作社领头人李德振告诉记者,20多年前,受到史鹤山老人的照顾,他在村子里扎根。“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老一辈支边青年当年在这里奋斗的业绩。”

在合作社里帮忙收红枣的是李德振的“弟弟”阿不力孜·麦提萨利。4年前,李德振结识了来村里打零工的阿不力孜·麦提萨利。

阿不力孜·麦提萨利说,刚来时,在李德振家做帮工。“那时,我什么都没有,李大哥帮我盖了房子,我们一家人才有地方住。”

如今,阿不力孜·麦提萨利在李德振家学会了很多技术活儿,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现在家里有100多只羊。”

如今,伊斯勒克墩村户均纯收入高达20余万元。在村子的带动下,周围邻村的部分村民家中的红枣由原来的亩产值2000元上升到8000元,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而在墨玉县喀尔赛镇依提帕克村,作为老支边青年的许德龙老人因为爱情,留在了新疆。

今年78岁的许德龙说起自己的爱情故事,依然一脸甜蜜。当年,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和邻村的伊甫汉·萨伊甫托合提日久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结婚50多年,我们没有吵过架。”

许德龙老人说,在村子里,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我们不仅以前会互相帮忙,现在有困难也经常帮忙。”(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