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监狱里的这些重刑犯,学会了将来可以赖以生存的真本事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卞英豪 冯茵伦 汪鹏翀 丁一涵

——

上海市青浦监狱

上海市青浦监狱于1994年12月24日正式揭牌使用,是一所主要关押原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罪犯的监狱。

作为上海市定点关押成年男性外国籍罪犯的监狱,青浦监狱常年关押近四十个国家的外国籍罪犯,是展示中国法治文明的窗口和中华文化交流的平台。

青浦监狱引入海派玉雕、松江顾绣、嘉定竹刻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冶罪犯情操、矫治罪犯行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项目化矫治研究。从参与玉雕项目的刑释人员中,还产生了多名国家级、上海市级工艺大师。

——

持刀抢劫致人受伤,聚众斗殴致人死亡……他们曾是劣迹斑斑的暴力犯。耐心打磨、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如今,他们成为了和善的玉雕操作工。

漫长的铁窗生涯,他们如何从桀骜难训变得心静如水;从恶如崩、从善如登,是什么让这一群重刑犯从此放下“屠刀”,拿起“刻刀”?

2018年10月17日,东方网·纵相新闻来到上海市青浦监狱六监区玉雕车间找寻答案。

“我是服刑人员黎某(化名),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无期徒刑。”

谈起过往的罪行,黎某十分平静。10多年前,游手好闲的他,组织闲杂人等聚众斗殴,致人死亡。

“那时的我,天不怕地不怕,做什么事都想着速战速决。”

“黎某是我们监区玉雕造诣相对较高的服刑人员。”青浦监狱六监区副监长刘刚,是负责黎某改造的民警之一。他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展示了黎某的获奖证书。

这位无期徒刑服刑人员在狱中,曾荣获上海玉石协会主办的相关比赛一等奖,他的作品还被存放在监狱陈列室中。

或许,你很难想象,手上沾着鲜血的黎某拿起玉石刻刀的模样。当然,就连他自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忐忑!当时的心情只有忐忑。”

黎某告诉记者,从前的他是个暴脾气,如今,每天能在玉雕车间坐上8个小时,一坐就是10多年,过程中他也有过不适应。

“但警官一直鼓励我,玉雕师傅也对我谆谆教导。”打开黎某的服刑日记,仿佛能亲历他的蜕变。

从一个几年前只想着“能不能早点减刑”的服刑人员,到如今会思考人生,甚至吟诗作对的玉雕爱好者。

日记里的每一页都有民警的认真批复,还有更多面对面的谈心。

“在雕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静下心来,也爱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黎某介绍,在和玉石打交道的过程中,过去的暴脾气逐渐被“磨平”。

如今的他,自称能流利背诵上千首唐诗宋词。面对镜头,事先并没有准备的黎某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背诵起了一首《归去来兮辞》,让曾获过上海市古诗文大赛前十的记者也十分惊讶。

因为“刀”,一个家庭一度破裂。

5年前,服刑人员兰某(化名),因抢劫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3个月。听到这个消息后,兰某的父亲第一时间做出决定,要和兰某“断绝父子关系”。

然而,也是因为“刀”,这个家庭破镜重圆。

5年后,拿起玉雕刻刀的兰某,平静又淡然。

“以前做事不计后果,最终连家人都放弃了我。这是我至今最后悔的一件事。”

5年来,厚厚的一沓沓信纸,写满了给家人的对不起,也写满了对那段过往的无限悔意。

“刚进来时,看着前辈的作品,觉得很漂亮。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出来。”

从设计到出大形,从雕刻到打磨……不善言辞的兰某,在玉雕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玉雕让我慢慢从浮躁变得安静,也慢慢感悟到‘玉养人’的道理。”

“玉雕让他放弃了过去的自己,也重拾了全新的自己。”刘刚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玉雕不仅改变了兰某,也改变了家人对他的看法。

通过青浦监狱多方联系沟通,让兰某父亲看到了兰某的改变。当他发现兰某能“正正经经”地做事了,兰父的心也软了。多年未曾联系的父子,因为玉雕,终于“破冰”。

父亲给儿子留下了一行字——“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黎某和兰某都是来自青浦监狱六监区玉雕车间的服刑人员。

当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走进六监区,“倪力立工作室”的牌匾映入眼帘。倪力立正是青浦监狱六监区主任警官。毕业于同济大学宝玉石鉴定专业的他,毕业后来到青浦监狱工作。

倪力立坦言,他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专业是如今这样的“打开方式”。

“首先,我没想到我会将玉石的知识和服刑人员分享;再者,我也没想到一些重刑犯真的对玉石感兴趣。”

无论是黎某、兰某,还是玉雕车间几十名服刑人员,他们的改变背后少不了倪力立的精心付出。

倪力立表示,不少刑期较长的犯人在玉雕中,学会了技能和手艺,也收获了耐心和平静。这是他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谈起工作中的最大收获,倪力立的回答令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有些惊讶。

他表示自己在工作中,也从犯人那学到了不少玉石领域的内容。“我给他们补充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他们则弥补了我实践经验的不足。这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据刘刚介绍,20多年来,六监区共释放了100多名犯人,这些犯人全部都是刑期超过10年的重刑犯。

经过回访,他们的重新犯罪率为0,他们中80%的人在离开监狱后,依然从事玉雕行业。“有的在工厂上班,有的自己开公司,有的甚至成为了国内的玉雕大师。”

此外,青浦监狱还引进了嘉定竹刻、松江顾绣、剪纸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服刑人员进行改造,“帮助犯人艺术矫治的同时,也让非遗能在大墙内传承。”

“艺术改变自己,艺术感染别人,艺术回报社会。” 青浦监狱副监狱长徐纪兵表示,这是青浦监狱在艺术矫治项目中所总结出的经验。

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黎某将在5年后刑满释放。“以我现在的玉雕水平,可以养活自己,也可以养活家人!”

谈起未来,黎某表示并不担心自己出狱后的生活。“玉雕车间出去的老犯人,只要肯吃苦,月薪在8000-10000元是普遍能够达到的。”

谈起十多年的铁窗生涯,黎某对青浦监狱满满的都是感激。“如果说是玉雕改变了我,那么青浦监狱是真正重塑了我。”

黎某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表示,他有一句话,想要通过镜头,告诉每一位曾经犯过错误的人们——

“如果过去无法弥补,但至少现在还可以补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