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英才学生?

在这些孩子身上,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养成了好习惯,对喜欢做的事情如痴如醉,从而寻找到自己一生要从事的事业。图为江苏天一中学天文社的同学与“红月亮”亲密接触。

40年前,一批高校、中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担负起了“打破常规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人才”的教育使命,开始了培养英才学生的实践探索。自那时起,江苏省天一中学便开始了英才教育的探索,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开始实施英才教育的学校之一。40年来,从个别培养、群体培养,到如今系统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学校在与时俱进中践行着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

对于英才教育与英才学生,学术界有着很多不同的界定;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英才教育的学校来说,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英才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为英才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成长土壤?

英才学生应该是有灵魂的人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大,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杜江峰院士在汇报时表示,他们年轻的科研团队中,有一半来自中科大少年班。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道:“后生可畏啊!”

其实,杜江峰本人也是中科大少年班走出的学生,也是天一中学1985届少年班毕业生。每年他都要回来看望中学老师,在他谈及自己的研究工作时,他这样评述自己,“经常出差,但每次回来,哪怕是凌晨,我不说去哪里,司机会直接送我到实验室去。”在他身上有一种灵魂,那就是热爱事业,对于科学研究事业的无限热情,不服输的闯劲,一种执着的精神———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倾尽全力,他已经把根深深地扎在中国的大地上。

当年在初中报考学校时,父母希望杜江峰能够上中专,但他自己决定要上高中。他说“我一直有个大学梦,觉得我应该去上大学,更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正是他的自我坚持让他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在多样选择面前不受诱惑,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并能坚持自己的主张,成为他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实践中我们坚信:只有把个人成长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联系,才能实现英才学生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只有帮助学生不断发现并明确成长的方向,才能帮助他们走得更高、更远。为此,天一中学提出了“积极人格、卓越思维、国际视野、济世情怀”的英才培养目标。明晰方向、肩负责任、不懈探索,一批英才学生正在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

培养一流学生,为未来一流英才作准备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旧存在“标准化、一刀切、齐步走”的应试导向。当我们探讨教育的本义,其指向应是学生的真正成长;对于学校来说,特别是英才学生的培养,应该指向一流学生,而非一流“考生”。

什么是一流学生?为了寻找答案,我们跟踪了一批优秀学生,总结寻找着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兴趣、梦想、独立、自主、习惯、专注、执着、合作等,这些闪光点可能就是英才学生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我们发现,在这些孩子身上,兴趣是第一位的,有些兴趣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兴趣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在兴趣的引导下,在梦想的感召下,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养成了好习惯,对喜欢做的事情如痴如醉,从而寻找到自己一生要从事的事业。

正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数学系读博士的钱子诚同学,是天一中学2010届少年班毕业生。钱子诚对于数学极其专注,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家长曾问他为什么不玩游戏,他说:“我喜欢游戏,但我更热爱数学。”高中数学老师至今还保留着他通过运算推导出来的三角函数值表以及手工所制的一张张曲线渐开线图。当我们面对这样一批对学科、学习有着无限热爱的学生,需要探索更适合他们的成长路径。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教育人,我们就要为英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丰富课程,宽松的学习环境、选择的可能及自由;同时,也培养并影响他们终身发展的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质疑精神……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基。

“在天一中学我养成了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自学,这帮助了我在量子领域的自主探索。”“天一的氛围逐步让我认清自己兴趣所在,让我决定将数学研究作为我一生的事业”……当越来越多的英才学生发出像杜江峰、钱子诚一样的感叹时,我们或许就可以回答,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英才学生了。

(作者系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