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含泪控诉:巨额购房款买了“假配套” 钱花的真冤

记得在首次接触地产专业培训的时候,一位前辈就语重心长地和我聊到,“房地产作为普通人一生中屈指可数的低频大额消费产品,其交易质量很大程度影响了一个家庭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质量,但如此重要的决定,很多人都是半闭着一只眼,糊里糊涂跟着市场或销售推荐就完成了。”

和这番话类似的就是前几年关于“购房”和“旅游”的对比论调,很多人认为,购房与旅游基本上同属“一次性交易”、“一锤子买卖”,房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自身购房需求顺序的不清晰,造成了后期“住房难,换房更难”,“还贷苦,心不甘情不愿地还贷更苦”。这期小编就盘点盘点,怎么样能避免“闭眼瞎买房,不甘心花掉的一百万”之配套篇。

剥离理想配套和真实需求,当我们在聊配套的时候,实际再谈些什么?

为了更加深入了现在的购房实际,小编随机采访近期有购房计划的“岛漂青年”郭女士和王先生,了解他们对配套的理解和需求。

郭女士,“我想要个交通便利的,小张介绍的那套房子离动车站15分钟车程就不错了;当然也希望商业配套成熟一些,有市场有超市最好。反正现在只是买房结婚基本上只看开发商是不是大牌,更多的配套都还没考虑过。”

王先生,“配套成熟当然好,但现在房价实在不接地气。如果要选,就选个交通好的吧,希望四通八达,有车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的。”

对于首次置业的刚需小年轻,配套重要吗?值得投入更高的成本吗?交通、环境、小区、商业、教育、医疗,众多配套的取舍中我们又该秉持什么样的原则?

“时间成本”和“交互频次”,是小编认为比较恰当的配套重要程度量尺。

所谓“时间成本”就是我们到达配套的耗时。市区的房子到最近的商超综合体单程只需要20分钟,到最近公立幼儿园2公里,到最近的三甲医院15分钟;而市郊价格实惠的楼盘到一般的商超就需要40分钟车程了,附近5公里尚未设立公立幼儿园,三甲医院仍是规划当中,最近的私人诊所也就只能头疼闹热应个急。

乍一看都是数字,毫无实感,但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刚要了孩子,一月一次孕检暂且不看,就是孩子需要打个疫苗、腹泻发热需要从城市西边跑到东边,这70-80分钟的车程就让房子居住体验大打折扣;如果突然降温,周末冲动想逛个高街品牌、看个电影,一想到2趟公交加10分钟步行的路程,足以把生活中那些偶遇的“小确幸”打得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生活的便利程度与总耗时成反比——便利度越高,耗时越少。

但是不是简单把交通、商业、教育等配套的“总时间成本”叠加就轻松可以比较两个房子配套的优劣了?“交互次数”也不得不考虑。

我们一年中去图书馆、市政服务中心、税务局的次数可能只有5-20次,去大型商场购物一个月可能也就1-2次;但我们每天都得上班,如果有了孩子,孩子每天都得上学,更毋论买菜买肉、快餐之类的底商配套了,几乎每天都需要与之交互,和它们打交道。2小时的通勤和20分钟公交上班,后者每日早出晚归的同时,肯定也常常自问“自己可以忍受到什么时候,不是换房就换工作”,可以说深深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职场获得感和幸福度。因此,在买房衡量配套的重要程度时候,需要我们更有代入感地去想象之后的生活实际,综合“时间成本”和“交互频率”才能更好取舍配套。

综上,小编认为其实对于配套的商讨是对未来5-10年生活便利实际的考量,至于愿意为便利程度多支出多少成本,就是基于我们自身的购房价值观。

而最后,小编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上班>上学>日常采买>商超购娱>医疗就诊”的配套需求列表,很大程度给了刚需青年有序的参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