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白皮层“发霉”,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柑橘白皮层“霉变”(亦有称变蓝、变黑的)近年来在多地发生,由于对该现象缺乏系统的认知,形成消费者担心果品安全、果商拒收“霉变病果”、果农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对于这个现象相关研究还是较少,一般还是民间组织或感兴趣者在做相关工作。

之前,小桔灯平台委托了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对该现象作了一些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白皮层“霉变”不是由真菌引起的,但比较巧的是送检的样品都是感染黄龙病的,不过受限于样本数量,所以不能下定论。

图片来源:《佛罗里达柑橘诊断指南》

随后,种柑人平台也专程推文,指出该现象其实国外早有研究,或属生理性问题,多与树体水分过量胁迫有关,比较可惜的是文中没有相关数据和发生机理的分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广西亚热带所关于柑橘白皮层“霉变”的研究进展。

发病症状

图片来源:aEXt

病果外果皮黄绿相间,似返青;果蒂和果顶一般保持黄色,部分果实在果蒂部位有一圈圆形或半圆形开裂。

图片来源:小桔灯作物科技

白皮层先从囊瓣(果肉)间的海绵层出现“霉”状,严重时整个海绵层变灰蓝色,这种内皮发霉状,基本就失去了商品价值。

白皮层“霉变”的发生特点

①晚熟品种更容易感病,出现的案例都有晚熟品种为主;

②不具有地域性,各地均有类似案例发生;

③洼地或近水源地果园发病比山地果园重,与之前种柑人平台欧老师所分享分享的资料结论类似;

④不是由真菌引起的,不具有传播性,同一果园与病树相邻的果树未全部发病,与之前小桔灯送检结果相互印证;

⑤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和BLAST同源比较结果表明,未在病树叶片中检测到亚洲韧皮杆菌,也就是病树未感染柑橘黄龙病,因此,病树的海绵层“霉”变与黄龙病没有必然的联系。

为什么白皮层会“霉变”?

数据来源:《柑橘海绵层“霉变”发生调查与成因初探》

据广西亚热带所报导,海绵层“霉”变高概率为一种生理性病害,引起的原因可能是植株营养元素失衡,导致铜离子在海绵层过度富集,呈现出“霉”变的灰蓝色显色反应。

至于洼地或近水源地果园发病比山地果园重,笔者猜想可能是水分过量胁迫导致根系受损、养分吸收及运输受阻,而加重此现象的发生。

如何减少白皮层“霉变”的发生

由于“霉变”病植株营养元素的失衡原因及机理尚未确定,所以没有针对性较强的方案,但我们可通过平衡植株和土壤营养,比如进行营养诊断、测土施肥、增施有机肥、雨季清沟排水、合理负载、生长期淋施海精灵等来减少其发生,柑橘白皮层霉层虽然观感不太好,但应该还是对人体无毒的。

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探究

这几年,在柑橘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偶尔会反映一些疑难杂症,对于这样问题,我们觉得柑橘协会可以和相关科研单位合作,为农业生产找寻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对于白皮层霉层,很多人分析是真菌感染,后来检测还是不太准确,所以猜想与科学研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转载时请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