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火爆的网络互助规范运行,并开出新局面

相互保险仍是保险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讲求经济效益的商业行为。

前不久,支付宝上线了一款兼具相互保险和网络互助属性的产品“相互保”。由于参与门槛低,加入时无需付费,如有成员遭遇重大疾病便可享有最高30万的保障金,费用由全体成员分摊。彼时,它由信美人寿承保,具有相互保险属性。上线1个多月便有2000万人加入,风头一时无两。但近日信美人寿发表声明,因受到监管部门的约谈,不再以“相互保”名义继续销售其团体重症疾病保险。“相互保”宣布在100%保留用户原有权益的基础上升级为“相互宝”,脱离保险属性,定位为互联网互助计划。

虽然我国相互保险刚起步,但是在国外,相互保险发展了数十年,已经非常成熟,是一种主流险种。据统计,在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相互保险的占比均已超过35%。与传统保险相比,互联网、云数据以及区域链等技术的引入,降低了相互保险销售成本和运营成本,并最终大幅降低了相互保险门槛。

但本质上,相互保险仍是保险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讲求经济效益的商业行为。提供相互保险服务的,必须是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的、获得相互保险牌照的正规保险机构。而网络互助则是民间互助共济行为,也就是俗称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一种人类基于互助精神而形成的精神契约,本质上属于慈善公益性质,盈利并非其最终目的。

应该说,“相互保”是一种模式和技术创新,向社会公众进行了一次相互保险和重疾险的普及。尽管它剥离了保险属性,但其锐意创新的火花值得肯定。随着城市化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的社会公共服务也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一网通办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互联网+服务”有利于增加老百姓的获得感。

近年来,各种网络互助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人所熟知的如水滴筹、轻松筹、抗癌公社等,每人预存几十元不等的小额即可加入互助平台,当发生重大疾病等意外时,即可申请互助,费用由每位用户均摊捐助。由于参与门槛低、高额度,颇受民众的欢迎,动辄便能揽获数以万计的用户。依托科技的力量,互助从传统社会的熟人模式走向了互联网,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抱团取暖。而各类网络互助计划受民众追捧,也反映了群众希望获得更多生命健康保障的巨大需求。

也要看到,网络互助仅是商业保险之外的有益补充,对于中低层收入群体来说,商业保险的门槛太高,每年保费动辄上万,而且需要连续缴纳一二十年,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而网络互助却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份基本的健康保障。目前我国全国卫生费用支出中,个人占约三成,因大病返贫的比例高达42%。网络互助计划不失为现有保障体系之外的有益补充,可以填补中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缺口,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一份基本的健康保障,减少和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致穷现象,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网络互助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网络互助平台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通过低门槛的方式迅速吸引用户之后便开始收割,有的打着“互助共济”的旗号,将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进行挂钩和比较,发布误导或虚假宣传,违法开展保险业务,运行并不规范。“分贝筹”的“同一天出生的你”活动曾火爆朋友圈,但很快网友就发现,有的受助学生照片相同、姓名和生日却不同,甚至还有一个儿童的生日为并不存在的“2009年2月29日”。这些现象让网络互助走了一些弯路。

2016年12月,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以网络互助计划形式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后,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近三分之一的互助平台关闭,整个行业进入洗牌期。对于网络互助的发展来说,既是警钟,也是鞭策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像支付宝这样的大平台加入到网络互助中,希望其能坚持互助、普惠的初心,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为网络互助返本开新,让抱团取暖的微光真正照亮那些孤立无援的人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