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遇冷,就业困难,现在买房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吗?

在冬天还没有正式到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听到了各种入冬的言论,楼市遇冷,就业困难并且企业还在裁员,纷纷预示着大环境冬季的来临。楼市寒冬,房价下跌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好事,处于刚需的大部分人都还在遥望着远处的房价,盼着价格能够继续亲民下去,但是其他方面的寒潮就没有那么让人安心了。

楼市上涨的时候没人关心,反正已经不在自己的努力范围之内了,也就不操这份闲心了,但是房价一旦降下来,大家就会持续关注未来的走向,买房和不买房,在这个价格震荡的时期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刚需始终都是要买房的,现在到底应不应该买房?在过去的房价上涨势头猛烈,很多刚需未来不被房价抛下,尽快上车,就是透支了家庭和自己的收入来加速购房。但是到了现在就业寒潮的时候,一旦断供可就是房财两失了。如何确保自己不断供呢?这两个问题相信困扰了大家很久了。毕竟裁员、降薪、就业等问题在加剧每个人的心慌慌。

上周的京东对于大面积裁员的流言进行了公开辟谣,表示人员方面只是正常的调动和末位优化,并没有“裁员10%以上,先裁未婚未育女性”的打算。其实这样的谣言并非是只针对京东一家,在今年的下半年就屡屡传出BATJ互联网公司裁员潮的消息,还有华为等企业也有停止社会招聘的传闻。都说空穴不来风,如果连大企业都在压缩用人成本,可想而知中小企业的状况。企业的新增就业机会在不断缩减,甚至还有裁员降薪的迹象。

而偏偏刚需和裁员降薪的受众都是同一拨人,也就是白领阶层。当白领面临着丢掉饭碗的威胁,和房价低位的机会,要如何抉择。大部分人听了都会说,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谈什么买房,即便是已经买了房的,都要承受莫大的压力,每个月月供没有工资供血,还怎么上交银行。日子肯定会变得很不好过。但是现在房价低位,都说不会暴跌,现在正是在低谷期,现在不买,就怕未来又赶不上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到底要如何应对。我们先来看看就业环境到底有多严峻。

按照京东辟谣的说法,企业只是在做末位优化,并且否认了大面积裁员这一点,其实这只是一种障眼法的声明,虽然没有发生大面积的裁员,但是人员数量确实在控制,人力成本的缩减确实在计划之中。同时互联网企业确实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京东的三季报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营收增长势头不错,但是增速实际上已经低于预期了,用户活跃性也是在不断下滑。线上流量的开发殆尽让巨头们倍感焦虑,此外还有诸多独角兽在寒冬中由于无法找到融资来取火,只好拼命上市来捞股民的钱。不管是互联网,即便是实业企业,也在“钱荒”当中艰难求生。寒冬是真的来了。所以刚需真的可以在这个时候买房吗?而高位买房的家庭又要如何确保能够持续还房贷,不断供呢?

根据目前的情形,假如已经有了足够的首付,能够保证自己不处于公司人员的末位,在未来的一年之内没有失业的顾虑,家庭也有一定的支持能力,或者是未来能够支付12个月房贷,那就可以买。现在正是房企抛售,或者是二手房议价的窗口,既然不清楚未来是跌还是涨,不如聚焦于自己心仪的地段的房子,如果还有降的迹象,那就稍微再等等,如果觉得地段优势不会允许房价降太多的,那么只要有钱就可以买。

如果是高位买房的白领,可以购买短期的医疗保险,这样才不至于因为生病导致月供失血,无以为继。如果真的失业,除了家庭的支持以外,为了应急还可以借助借贷平台的力量,来确保未来的12月之内不断供,毕竟断供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冬天终究会过去,保重自己,等待不远处的春天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