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苏峰:10年复兴老字号“苏恒泰”油纸伞!

作者 :马素文 马晨阳

一根线,两只手,三十六根伞骨……在武汉剧院旁的苏峰工作室里,身着棉麻衬衣的苏峰坐在即将成型的油纸伞前,人虽清瘦,手却格外粗大。一只手转动着伞,另一只手把线一紧一放,线像被赋予了生命……

不负天赋,砥砺前行

苏恒泰曾是汉口最有名的油纸伞品牌,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而在几经风雨之后,当年的老字号已经在人们的记忆里消逝。数十年的断代,也使传统的制作工艺几近失传。为了留住老品牌的手艺,苏家人决定自己尝试,重新复兴家传油纸伞。

苏峰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前面还有两个哥哥。苏家三兄弟作为苏恒泰的第五代传人,子承父业,在父亲去世后毅然扛下了复兴苏恒泰的大业。由于大哥的身体不好,二哥的工作又是复兴苏恒泰的主要资金来源,所以技术攻关等主要工作的重任就压在了苏峰的肩上。

“苏恒泰”传承人苏峰

苏恒泰的复兴要从学习如何制作一把伞开始。好在苏峰本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据苏峰母亲回忆,苏峰从小就擅长手工,他能把粉笔刻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小物件。有一次苏峰用橡皮泥捏出来了一条蛇放在家里,还把家里人吓了一跳。在决定复兴苏恒泰之后,他凭着自己模糊的记忆和幼时学习美术的基础,很快就掌握了如何制作伞骨和伞架的技术。大哥苏纯说:“除了他(苏峰)以外,我们家也没人能接手这个事。”但若想在隔了五十多年后再做出一把苏恒泰油纸伞,凭借的绝不只是天赋,更多的还是努力。

为了能掌握完整的技术,苏峰曾辗转江西、湖南等地,最后终于在湘潭找到了八十多岁的原苏恒泰伞场的工人周汉义学习家传的做伞技艺;为了保证每一把伞的质量,苏峰曾尝试了武汉附近的各种竹子,但这些竹子的材质都达不到苏恒泰油纸伞对竹子的要求,所以苏峰至今依然坚持从湖南老家亲自采购韧性更强、更适合用来做伞的竹子来做伞骨;为了找到合适的上油和晾伞的地方,苏峰四处尝试,更换了三四次地方,最终选择了母亲家平坦宽敞的房顶;为了让油纸伞的技艺能传承得更久、更远,为了让更多新一代的青少年能接触到这些老手艺,苏峰在工作室里开设油纸伞制作和伞面绘画基础课程,还积极参与各种有可能将油纸伞向大众介绍出来的活动……

苏峰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时间也没辜负苏峰的努力。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尝试,现在苏峰对于传统苏恒泰油纸伞的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已了然于心。苏峰说:“自己也算是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祖宗了。”

冷落家庭,一心传承

也许就像“自古忠孝两难全”一样,家庭和事业也往往面临抉择。

每每提起家庭,苏峰都会觉得非常遗憾。从2010年与妻子结婚,到如今儿子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这么多年自己在家庭里的付出是细小甚微的,几乎是靠妻子一人照顾着家里。前几年还在钻研桐油熬制的时候,每天在家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不仅自己身上脏兮兮的,还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苏峰的爱人就曾对他母亲抱怨说:“他每天在家熬油,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地板上全都是油,我就怕哪天他把家里搞失火了。”

现在,油纸伞从过去的日用品变成了工艺品,再上市场有限,做油纸伞的投入远高于回报。“我们决定做传承油纸伞这件事前就想过最坏的情况,不过就是我们投了钱、花了时间和精力,但仍没有产生任何效益……”正如苏峰母亲所说,在决定做老字号传承时,苏家的所有人就已经做好了不挣钱的准备,但无论如何,基本的生活还要继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下,苏峰只能一边兼职工作,一边忙活油纸伞工艺的研究。而苏峰的妻子在照顾家庭、孩子之余也在做兼职补贴家用。当年还在找寻老手艺的时候,苏峰的妻子就曾因这项工作收益低又费时间而反对过,但是苏峰的态度很坚定:“既然选择做了这项工作,家庭必须要做出一部分牺牲。”现如今一家三口住在孩子学校附近的出租屋里,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虽然妻子对他依旧多有抱怨,但好在已经不再反对。提起自己父亲的角色,苏峰遗憾的表示:“做的还不够,差的太多了,但这也没有办法…..”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即使满怀对妻儿的愧疚,苏峰也从没想过要放弃这项事业。他始终认为,传承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就是他这一生的使命,也正应了苏峰母亲的那句话,“他天生就是个做手工的命”。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百年传承,起起伏伏风风雨雨险消逝;

十年追寻,兜兜转转寻寻觅觅盼复兴。

复兴苏恒泰的十年的历程中,苏峰遇到了无数的沟沟坎坎,但每次都凭借祖祖辈辈的信念和兄弟们的支持撑了下来。

苏峰为了拾起家传的制伞手艺,坚持事必躬亲。其中削伞骨、做伞架的技艺只要勤加练习就能完成,但在熬油这一关,苏峰足足用了三年之久。桐油熬不好,会直接影响伞的质量。而熬制桐油,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关键,错过一个时机就要全部重来。经过了几年反反复复的尝试之后,油终于熬成了。苏峰母亲说:“他也是运气好,终于把油熬出来了,没辜负这两三年的付出。”当问及苏家人是否担心过熬油一直不成功时,苏峰的母亲回答说:“当然有过,但我们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自己还没有尽力做就放弃了,怎么对得起自己的一片苦心。”

用苏峰自己的话来说,油纸伞对于他是在姓氏里的,是在命里的。154年前,当老祖宗苏文受选择将店铺命名为“苏恒泰”时,就是想通过把自己的姓氏放在上面,表现出对产品的一种责任。“苏恒泰做出来的东西如果品质不过关,将不仅是损失了信誉,更是对不起我们的姓氏。”这不仅是苏恒泰最初做油纸伞的理念,更是苏家祖祖辈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在曾经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苏恒泰几经沉浮,在低谷时几近破产。而在经历了四十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新的生活方式,对苏恒泰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苏峰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国家和媒体的支持下,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老手艺,所以我们也要接着这个好的时代,坚持把油纸伞传承下去。”

但一个人的生命毕竟有限,想让一门手艺传承下去,让非遗文化发扬光大,仅靠苏峰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这把油纸伞,不能我不做了就没有了。”在苏峰看来,手艺的传承不一定非要是自己的子女。他认为这门手艺如果只在家族里流传的话,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只要有人愿意学习,他都愿意去教授。关于对未来的规划与愿望,苏峰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既保留苏恒泰的传统技艺,同时再加上例如手绘等的创新手法,通过保证每一把伞、每一个图案的唯一性,赋予油纸伞更多的文化意义。

“百年沐风雨,只手擎乾坤。”这不仅是苏恒泰的口号,更是苏恒泰代代传人的真实写照。在穿越了岁月和时光之后,苏峰和这些重新面世的传统油纸伞一起,等待着未来的有缘人。而那些和苏峰一样的手艺人们,他们的历程也值得我们去探索,他们的梦想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