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身患癌症的独腿老人,25个留守儿童,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

因为社会分工、阶层分化,社会上不同知识层次的人都在从事不的工作。工作不分高低优劣,在不同的岗位上总有不同的人去做出远超人们想象的事情和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有国才有家,无数大大小小的家庭,组成了我们的祖国大家庭,当一个个小家庭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我们的国才能以正能量的无当锐气奋勇前行。今天我们想说一个“小家庭”,一个特殊的家庭,它由一位老人和25名儿童组成。

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个暗点。留守儿童不仅缺乏正常的父母儿女亲情和父母在身旁的关怀,也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成长和教育伤痛。在农村也有相关政策为农村的留守儿童办理集体教育的学校和提供资助,但是,很多学校也都流于形式,对留守儿童的真正关心和教育比较少。不过,今天要说一个年近古稀的拄着双拐的老人,从2014年至今,就一直在看护着来自八个村的二十五名留守儿童。

这名老人是安徽巢湖烔炀镇中李村人,他叫梁邦定,今年六十九岁,在教育事业上辛勤奉献了四十二年。在1979年,梁老师在一次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中受伤了,不得不进行高位截肢,而梁老师从此之后就只能拄着双拐走路。他于2014年从学校退休,后得知村中成立了留守儿童学校成立,他主动向上级自荐,担任学校校长,短短时间内,就收留了来自八个村的二十五名留守儿童,于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就组建起来了。

其实留守儿童学校跟正常的农村公立学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些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学校教育很难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因为留守儿童的家中监护人只有祖父母,老人的教育和管护方式与学校的管教方式存在很深的鸿沟,同时,老人很少与学校老师沟通联系,加上相关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学校的师资和资金投入力度本来就小,很多老师根不就不愿意去留守儿童学校,没钱没前途,还要照顾一大推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而梁老师高位截肢,本来就已经退休在家,可以安享晚年,但是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们还是不图回报的主动去担任校长,尽心尽力得去做好一点一滴,这种“高风亮节”正在默默得补偿着这些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多带来的缺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温暖和爱。

作为这个特殊家庭的家长,梁老师为这些二十几个孩子建立了一份联系卡,上面的学校、年级、班主任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还有家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同时,还有孩子在校的表现,性格内容等等。梁老师不仅是一名校长,还充当了每个孩子的家长、父母。他为每一个节假日的时间和课程内容都做了安排和规划。梁老师的教育这些孩子的理念就是,塑造孩子的健全性格和人格,让这些孩子在父母身上的爱的缺失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补偿和关爱。因此,他平时不光教孩子们学习和做人,还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玩具和零食,正常同龄孩子该有的,他都尽量去满足这些留守儿童。每年的寒暑假,他都会带着孩子们去外地的一些高校和公园玩,去扩大他们的见识,增加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2014年底,梁老师不幸患上了肺癌,必须立即做手术,可他不放心孩子们,在家人和医生的催促下,梁老师才将孩子们托付给大学生村官,手术后一个月就立马上岗。此后每次做化疗,他总提前安排,把化疗时间安排在孩子们没有课的时候。2015年,学校迁入了新的校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梁老师索性就搬进了学校和孩子们一起住。

留后儿童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针对每个孩子身上的不同问题,梁老师“各个突破”,想尽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像正常孩子一样的性格,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他都曾单独的给他们做过思想工作,辅助他们的学科不足。梁老师身边有朋友经常劝他,腿脚不好,身体又不太好,工资也不高,应该回家里好好休息,把学校的工作辞了。但是,每次梁老师总是摇头微笑说,他是一名党员,这些是他应该做的,只要每天能看到孩子们比干啥他都觉得开心,能在有生之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他觉得是他最大的幸运,更何况,他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自己能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自己一定要好好当好这个家长。

这所留守儿童学校在2016年被评为巢湖当地模范学校,2017年到18年先后几次被授予不同的荣誉称号,很多的报纸刊物也都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一个特殊的家庭,辐射了二十多个家庭,更涉及到几百口人。一个特殊的家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散发出自己的正能量。像梁老师这样的人,他们不需要别人去刻意挖掘出来,他们身上的光芒和正能量自然的散发出来,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他们身上的能量和精神却能渗透到每个角落。希望这种能量能够辐射到社会上,辐射进每个人的心中,让每个人都能量满满的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业上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