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王永新: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大夫

新华社郑州12月16日电(记者刘雅鸣 史林静)入冬后的豫北寒气逼人,河南温县觉世头村卫生室是全村最有热气的地方。

王永新在给村民测量血压。新华社记者史林静摄

身穿“白大褂”的村医王永新正在给他熟悉的这些乡亲、也是他的老病号问诊开药。问诊台上除了常规的医疗器具,还放着一台显示器,可以随时跟上级医院进行远程求助。

68岁的王永新从18岁开始当“赤脚医生”,至今已经行医50年。1966年,16岁的他高中毕业,被选派去焦作市卫校参加医生培训。两年后,王永新背着十字药箱回到觉世头村,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在中国农村,一群经过简单培训、没有编制的“赤脚医生”,凭着简单的医药设施,带着走家串户的热情,担负起了数亿中国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任务。

赤脚医生半农半医,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赶到农忙,都是背着药箱下地,药箱放地头。谁家有事,麦子来不及收,背着药箱一路小跑就去了。”王永新说,活可以耽误,病不能耽误。

王永新回忆,刚行医的第二年除夕,晚上吃饺子,刚端起碗,有人来喊说孩子发烧了。看病回来端起碗没吃几口,又有人来叫,最后一碗饺子吃完,跑了三户人家。

王永新在给患者写处方。新华社记者史林静摄

“在疟疾、地方病盛行时,我们就背着药箱挨家挨户登门问诊,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吐了还有、不咽不走。”王永新说。

改革开放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废除,赤脚医生慢慢退出历史舞台。1985年,卫生部宣布取消“赤脚医生”的名称,不少赤脚医生陆续通过培训、进修,提高医疗水平,经过考核后转为乡村医生。

1987年,王永新考取了新的行医证书,盖了两间厢房做卫生所,成了一名村医。“那个年代,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乡村医生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看病的难题。”温县卫计委主任闫全心说。

从外科包扎缝合到内科诊断,王永新不断进修学习,如今已俨然是一名全科医生。

近年来,中国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不断提高。2015年,觉世头村新建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王永新从自己家里的诊所搬了过来,穿上了“白大褂”,成为了全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的一员。

70平方米的村卫生所分为诊断室、药房、观察室、治疗室等区。诊断室摆放着血糖仪、血压计、输液椅,柜子里摆放整齐的文件夹内保存着村民的健康体检档案、看病诊疗记录、开药处方。

“现在村民的健康意识提高了,有事没事都会来量个血压,做个检查。”王永新说,以前是以治为主,现在以防为主,以前是给大家救急的,现在成了全村的保健医生。

上世纪80年代,王永新取得了行医证,完成了由一名“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的转变。新华社记者史林静摄

“现在检查测量都免费,每天来测测心里头放心,拿药也基本不花钱,都从本子里划。”51岁的村民任小祥说,他一家四代的病都是王大夫看的。

任小祥所说的“本子”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证。以温县为例,城乡居民医保个人每年缴费150元,其中75元用于建立家庭账户,可在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门诊看病,年终剩余自动结转到下一年。剩下的75元与国家配套资金共同纳入统筹用于看门诊重症慢性病、重特大疾病和住院的报销等。

“现在国家补贴力度大,一律实行零利润药价,老百姓日常看病几块钱就能解决。”王永新说,现在小病在卫生院拿点药,大病乡镇卫生院派车来接,住院还能报销。

农民看病有了保障,乡村医生的待遇也不断提升。王永新介绍,现在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成为全家主要经济来源。

如今,王永新那个画着十字的药箱早已换成了全科医生助诊包,其中有一台健康一体机,可实现体温、血压、血糖、脉氧、肝功能、血脂、十二导联心电图等检测功能,还能够进行远程医疗。

从最初“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血糖仪、治疗器、远程连线;从田间地头到标准化村室;从只会打针发药的“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中国农村卫生事业这40年,王永新是最好的见证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