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镜头特别篇:红纸系情,英烈精神代相传

11月19日,由南京市文联主办的“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美术、书法、剪纸作品展”走进市委党校。在巡展现场,一幅名为《革命者的足迹》的剪纸作品吸引了观展人的目光。画面中心四个小方格依次代表着雨花英烈从思想启蒙、宣传发动、奋起抗争、再到英勇就义的革命过程,在挺拔的青松、高洁的荷花以及和平鸽的簇拥下,表现出革命先烈追求真理的光辉战斗历程。(文/王沁 摄/胡潇)

创作这幅作品的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老师盛杰。今年54岁的盛老师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授剪纸艺术已有14年,闲暇时盛老师还会从事红色文艺创作。(文/王沁 摄/丁鹏)

除了《革命者的足迹》,盛杰的另一幅剪纸作品《永远的丁香》也在展览中陈列出来。“在创作这两幅作品前,我曾去雨花台烈士陵园采风,并观看了话剧《丁香》。”讲起创作这两幅作品的缘由,盛杰记忆尤深。“剧场不大,演出内容却很感人。”(文/王沁 摄/胡潇)

或许是丁香怀胎三月牺牲的惨烈感染了盛杰;或许是乐于泓对丁香的怀念令人动容;又或许是由千千万万的雨花英烈凝聚而成的雨花英烈精神震撼心灵,从雨花台回来,盛杰便拿起剪刀,在红纸上剪出他心目中的英烈形象。(文/王沁 摄/丁鹏)

而盛杰看似流畅的创作实际上并不那么容易。剪纸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艺,“难精”的不单是技法,还在于内容创作。拿起一张纸,要剪出什么形象,是对剪纸艺人最大的考验。凭借多年来生活经验的积淀,盛杰拿起剪刀来总是得心应手。(文/王沁 摄/丁鹏)

用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来展示雨花英烈的形象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笔触不能夸张、变形;其次,主要特点要表现出来。在表示革命先烈奋起抗争时,盛杰将挥舞的旗帜和呐喊的口型两个典型特征融入到画面中,“美术中讲究‘黑白灰’‘点线面’,剪纸也一样,要有轻有重,主次分明。”盛杰说。(文/王沁 摄/丁鹏)

出于对人物剪纸的喜爱,盛杰在创作时将人物作为重点,并力求以简洁的线条展现画面。(文/王沁 摄/丁鹏)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盛杰的作品里运用了许多月牙状和锯齿状的纹饰,而这恰好就是剪纸中最常用的两种修饰“语言”——月牙纹和锯齿纹。利用纹饰长短、疏密、曲直、刚柔、钝锐的变化,可以表现不同物象的特征:细密的锯齿纹可以表现动物软软的绒毛,刚健的锯齿纹能表现硬实的鬃毛,柔和的月牙纹则可以表现动物的肌肉。(文/王沁 摄/丁鹏)

在日常教学中,盛杰要求学生们每堂课后都要剪一幅作品。“学生在制作剪纸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由于课程人数限制,不少对剪纸感兴趣的学生只得来旁听我的课。”盛杰笑谈。大部分的剪纸作品对称性都很强,若是遇上不对称的、复杂的图样,便要先用铅笔起样再动剪。(文/王沁 摄/丁鹏)

长期和学生打交道,盛杰更在意英烈精神在新时代下的传承。“过去的报刊常常用剪纸展现革命者的形象”,盛杰说道,“现在我们再次用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形式展现雨花英烈故事,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是对英烈精神的继承。”(文/王沁 摄/丁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