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8文化大事件:《我是成龙》巡演起步大庆

原标题:回眸2018文化大事件

关键词:专业水准

《我是成龙》全国巡演起步大庆

回放:4月27日晚,以“武舞相融·毅义人生”为主题的音乐剧《我是成龙》全国巡演起步大庆。

该剧在大庆歌剧院成功首演后,又陆续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巡演。

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家喻户晓、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音乐剧,充满“大庆元素”,该剧的总设计、总导演,是大庆文体旅集团艺术总监周文军。

除成家班七小福之一胡俊铭担任元龙一角,其他所有角色扮演和舞蹈班底全部由大庆歌舞团专业演员出演,再次彰显大庆舞蹈专业性和极高水准。

延伸:音乐剧《我是成龙》根据成龙的心路历程改编,讲述了一个丰富可感、真实的、有义气的成龙,一个跌倒也要面带微笑前行的成龙,这里有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的亲情,也有朋友倾心相交、豪情云天的友情,传递人生正能量。

该剧的总设计、总导演,是大庆文体旅集团艺术总监周文军,他带领大庆专业舞蹈演员,一改传统音乐剧模式,用音乐反映情感,以多种音乐形式呈现,在剧中情景展示多种舞段,打破了用剧情串戏的传统模式,真正做到了用音乐串戏。全剧共有18首原创音乐,将通俗、摇滚、蓝调、爵士、拉丁、民谣、swing等不同曲风的音乐有机结合,打造了一部纯粹的音乐剧。不同曲风的音乐与简洁的钢架构、绳幕的有效结合,令大众在观剧时有全然一新的感受,也将大庆舞蹈专业性、高水准再次向全国人民展示。

继音乐剧《我是成龙》大庆首站演出之后,大庆舞蹈专业人才又合作参演了大型舞台剧《流动的敦煌》、参与到张艺谋导演的观念剧《对话寓言2047》第一季、第二季上海、杭州、广州、北京、天津、西安、武汉等地的巡演中去,提升了大庆专业院团知名度,再次叫响大庆舞蹈这一品牌。

关键词:守望非遗

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名录

回放:7月9日,《大庆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最终认定了肇源那日汗公主陵的传说、马头琴音乐、蒙古族沙嘎游艺、大庆版画、老街基白酒传统酿造工艺、茂兴湖冬网捕鱼祭祀湖神习俗等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市级名录,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累计达71项。

延伸:珍藏一座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珍藏她的历史,留存集体记忆。

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宣传展示、研究推介,走在全省前列,大庆非遗保护中心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

2018年6月2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庆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7项),并于2018年7月9日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使我市的非遗项目得以更好地保护、传播和弘扬。

“非遗”门类众多,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曲艺、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十大类别。

大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彰显地域和民族特色。

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08年成立,非遗名录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梯队。目前,我市已有2项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分别为:“杨小班鼓吹乐棚”和“蒙古族四胡音乐”;“北方民俗剪纸”“芦苇画工艺”“王氏刺绣”等27项列入黑龙江省非遗名录,我市非遗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民俗等非遗十大类别。非遗作品多次获国际、国家大奖。如:2015年,非遗项目“王氏刺绣”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2016年9月,“北方民俗剪纸”作品《生肖神谱》(龙神)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其作品由科威特国家博物馆收藏。2018年,“芦苇画工艺”作品荣获全国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等。

非遗项目走出国门。如:“王氏刺绣”作品曾两次赴俄罗斯、丹麦参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我市公布了该年度重点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共14项,非遗项目“灰陶制作技艺”“平安福”等4项入选,展现了我市非遗项目的较强实力。

关键词:斩获新奖

文艺作品丰收年

回放:在第十届黑龙江省文艺奖评选中,大庆推荐的35部作品,有十部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五项,青年优秀作品奖一项,占较高比例,由词曲作者敖其尔创作的歌曲《额尔古纳,母亲河》获得一等奖,2018大庆文化创作再次彰显“大庆实力”。

延伸:增强文化自信,推动龙江文艺繁荣发展,发现、培养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人才。2018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九家单位联合启动第十届“黑龙江省文艺奖”评选。

黑龙江省文艺奖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文学艺术创作、生产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每两年评选一届。该奖项的设立旨在评选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潜力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龙江文艺繁荣发展,对我省文艺事业具有鲜明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大庆词曲作者敖其尔创作的歌曲《额尔古纳,母亲河》获得一等奖;市作协主席王鸿达的长篇小说《青马湖》、薛喜君中篇小说《漫过树梢的冷雨》、大庆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文艺专题节目《不朽的征程》荣获二等奖;李国华的剪纸《福娃献寿》,大庆文体旅集团创作的舞剧《永远的秧歌》和儿童剧《奔跑吧淘淘》,国家一级编剧周树山散文随笔集《未央宫:沉重的帝国》,市文联党组书记王璟作词、曲作家王可作曲的歌曲《最美大中国》获得三等奖;作家曹立光诗集《山葡萄熟了》获得“黑龙江省文艺奖青年优秀作品奖”。

大庆的文艺作品创作,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文艺人才专业水准高,作品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为百姓喜爱的文艺精品,真正实现了文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的感染作用。

关键词:首次尝试

创排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回放:大庆首次尝试创排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大庆歌剧院成功上演。将莫扎特的这部经典歌剧,从意大利“嫁接”到大庆,真正实现“本土化”,并在大庆生根发芽,给大庆人带来了全新的高雅艺术体验。

《费加罗的婚礼》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歌剧”。2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排演率与上座率。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历经3个多月编排筹备,由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创排,并联合铁人之声合唱团联袂出演的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开创了东三省艺术学院首排歌剧的先河。

延伸:我国著名作曲家、著名交响乐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甘霖专程从北京抵庆,现场指导《费加罗的婚礼》排演,期间盛赞,大庆文化有潜力、有实力。他感慨,大庆文化氛围好,有潜力有实力,高校艺术院系能创排出这样一部歌剧,理念非常前卫,始料未及,这就是大庆的“文化自信”!

正如大庆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郑艺娜所说,歌剧这种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原是为贵族表演,但在今日,它并不是高不可攀,创排歌剧经典,会让更多大庆人接触到歌剧,进而爱上这一高雅艺术。

在内容上,为了能让经典歌剧更易被观众接受,主创团队对《费加罗的婚礼》的剧本进行了修改,在原本歌剧的基础上将长段的宣叙调改为中文台词,同时保留了经典的咏叹调和重唱唱段;在剧情上,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令故事简单而不失趣味,既保留了传统歌剧的特色,又加入了现代流行的时尚元素,使这部歌剧更幽默风趣、更具观赏性。

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开创了东三省艺术学院首排歌剧的先河,对提升市民艺术素养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文/大庆日报记者 徐子晴 图片为资料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