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朋做客《金城讲堂》 谈唐玄宗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顾大朋华静摄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华静)12月22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明办、市文旅局承办,市图书馆协办的《金城讲堂》继续与广大市民见面。本次在市图书馆“坐堂”的是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教授顾大朋,她结合唐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为金城市民群众带来一场题为《夫子何为者》的国学讲座。她逻辑缜密、文采斐然的演讲风格,让观众们在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感悟国学经典。

顾大朋以唐玄宗所做的五言律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为主线,通过对全诗的用典考证、诗意阐释,系统讲述了孔子的家世背景、生平经历、毕生所得以及思想智慧,为广大听众还原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孔子。

顾大朋说,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是一位光照古今的划时代人物,被称为“至圣先师”,历来受到极大的尊重和推崇。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标记被世界所知。千百年来,从帝王将相,到王公贵族,再到普通百姓,虽然不同经典、不同个体心目中的孔子有着不同的形象,但其创立的儒家学说已经沉淀在我们的民族意识和行为规范里。

“夫子何为者”取自唐玄宗李隆基亲祭孔子时创作的一首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这首诗出自唐玄宗所作的五言律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这首诗也是唐玄宗对自己所问的回答,字间更饱含着唐玄宗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借《论语》之典发问,嗟叹了孔子复杂坎坷、栖遑不遇的一生,呈现出唐玄宗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首联讲到,在春秋末期,礼乐已显崩坏,孔子在各诸侯国间奔波,劳碌不停,为苍生谋福,但他的行为被他人所不理解。他也本可随流在一国任职或隐于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但孔子入世而作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行道于万世。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众多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内涵也正体现了中国读书人不凡的人生追求。作为没落贵族阶层一员的孔子,因其学识与德行而闻名于世。因为历史的变迁,曲阜孔庙或被破坏,或被尊崇。历代祭孔仪式正体现了孔子的深远影响。

“世道圣明,凤凰现世;黄河出图,伏羲推演……”顾大朋释义,麒麟不该出现在战乱频繁、戾气横生的那个年代。由凤鸟与麒麟联想到自身,孔子叹息的不止圣兽境遇,还暗示自己早已力不从心了。虽力不从心,但为苍生的担忧未绝,孔子在明了自己时限将近之时仍为“明王不兴”而伤感。

顾大朋总结道,孔子一生碌碌奔波,结果却无处安身,甚至被困陈蔡,险些丧命。但孔子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道德信仰。纵使明知凤图难出,王道难行,明知自己必将如麒麟般惨遭捕杀,也要坚守道德的崇高,只为将来自己的仁义思想能够大行于天下,为苍生谋福,也就在所不惜。结合这首诗可以看出,唐玄宗对儒学确实非常推崇,因而他对这位儒学创始人的感情也是真实而深挚的。正是因为作者能把自己的崇敬融入到孔子的深致悼念中,才使得这首诗读来深切质朴,令人信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