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题材不再高冷!上海出品让世界了解“大浦东”背后的中国智慧

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大浦东》自12月在央视开播以来,收视口碑双丰收。昨天,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浦东新区第一任党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在会上欣喜地说,“现在浦东的牌子响亮,但是国际上仍旧不明白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我们怎么过来的。《大浦东》可以做到,而且还应该有之二、之三……”

图说:《大浦东》海报 官方图

世界想学习 我们能展示

赵启正不仅回忆了浦东开发的往事,还说了一桩最近碰到的新鲜事。上周,在韩国举行了一场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题目的学术大会,“他们请我去,以浦东为案例来讲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在赵启正看来,浦东开发成果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成果,就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大桥大楼高科技工厂和能用数据表现的GDP;软成果是我们当初怎么想的,有什么逻辑,用什么办法把我们的想法实现了。”世界不仅注视着浦东的高楼,也渴望了解中国人的智慧。《大浦东》正是这样一部把中国智慧展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作品。

“《大浦东》是上海题材最新的探索,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上海的发展实践是全国人民的财富,是文艺创作者的富矿。”专家们认为,“《大浦东》这个作品跨度30年,描写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没有深扎下去,亲身体会基层生活数十年的积累,没有掌握极为专业的金融知识,很难想象它能顺利完成。”

图说:《大浦东》剧照 官方图

作为《大浦东》总策划汪天云表示,以国际金融为题材创作电视剧压力很大,“(创作)就如同改革创新,开风气之先,很难,一旦出来以后就会打出一种局面。”汪天云说自从《大浦东》出来之后,“已经有很多人来找我们,要写上海的金融题材了。

自己的故事 年轻的榜样

金融题材难写,因为很专业,看似跟我们普通百姓生活离得很远,但其实也不远。几十年前,即使不是上海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现在浦东成为了一张亮丽的名片,这是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所以这样的题材是值得书写的。

图说:《大浦东》剧照 官方图

为了不让金融的故事高冷,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制作了多种版本剧情宣传片,并综合运用创意海报、表情包、动图等手段,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生动展现剧情亮点,贴近观众。有观众反馈说“对老浦东高度还原,喜欢弄堂里的烟火气。”还有网友留言说“干货好多,感觉恶补了一堂金融课,赵海鹰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职场生存指南。”

不仅金融离观众不远,剧中的人物观众也觉得似曾相识。剧中塑造了几个学金融的年轻人,在大时代改革背景下,不仅有事业上的脱颖而出,也有从学校到社会相符扶持的兄弟感情,展现出人生最珍贵的不是物质,而是人性中善良真诚的光辉。在会上,专家认为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勇往直前的勇气。当年的大学生学以致用,把知识和才华用到了报效祖国上。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勇气和这种魄力,就是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图说:《大浦东》剧照 官方图

马上评|秉承的是一种精神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上海文艺,也应扎根这片热土,反映这40年的巨变。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也应该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地呈现在影视画面中,生活场景里,留给这个时代和后人,奋斗的样版和永恒的记忆。

今年,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和《大浦东》开播,这两部上海出品、上海取材、上海视觉的作品,从经济生活各个层面,重温了我们共同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如果说,影视剧本身再现了时代,那么创作这些优品精品的过程,本身也秉承了改革开放的精神。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一条,就是现实主义创作的要义。剧情要真实,人物要塑造,连缀这些真实动人的场景与情节的,就是编剧基于现实的创造力……当前艺术创作,何尝不需要改革与开放呢?

让我们一起期待、迎接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崭新春天!(朱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