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江西2018】邱石生:用双手撑起一个家 用爱心感动一群人

扶贫先扶志,在信丰县古陂镇圳玄村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的贫困户,他不等不靠,自食其力,自学了一手技能,用双手撑起一个家,用爱心感动一群人,他就是邱石生。

日前,当记者见到邱石生的时候,他正骑着三轮摩托车运输沙石,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婉言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他说他现在很忙,答应了老板要在12点之前把沙石运输完毕,没空接受我们的采访,后来经过协商,他答应让我们在不影响他工作的情况下跟着他拍摄。由于双腿残疾,他只能和工友一起联合运输,他负责骑车拉货,工友负责上下车卸货。通过一上午的忙碌,终于到了十二点下班运输完成了,他又连忙赶回家给别人碾米。双腿无法直立行走的他,在偌大的机器面前显得尤为渺小,却能灵活得操作机器。在两岁那年,邱石生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落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双脚变形,步行十分艰难,从此他只能接受永远站不起的的残酷现实。

古陂镇圳玄村村民邱石生:我从小就残疾了,但我觉得我并不比别人差,现在国家政策倾向我们残疾人士,事业也有政府各界领导大力支持,所以我们的日子呢也逐渐走向小康水平。

成年后的邱石生,生存、就业便成了他的一大难题。面对人生厄运,他并没有低头,更不因自己是弱势群体而坐等政府救助来维持生计,他竭力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生活的困境。1983年,邱石生无师自通开始补鞋,这一补就是十几年。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意慢慢冷淡,他又自学其它技能,先后学会了修自行车、摩托车,修家电,农机电焊等手艺。

古陂镇驻圳玄村第一书记曾国平:我从15年开始就结对帮扶,通过这几年的接触,我认为他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人,自己残疾,他从不自卑,并且是积极向上,乐观向上,从开始一路走过来,从修单车到后来修摩托车、家用电器通过自己的努力,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迈进。

圳玄村地势偏远,村里的碾米机大多设备陈旧,村民们要碾米都要拉着稻谷跑去20多公里以外的太平村,邱石生发现商机,萌生了买碾米机的想法。为更好的服务大家,邱石生特意买了辆三轮车,还学会了驾驶技巧,只要村民需要碾米,他便骑着车子随叫随到,包接包送,赢得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古陂镇圳玄村村民邱兰英:很辛勤劳动啊,晚上好晚才能睡啊,因为他也要去做其他的,然后人家叫他做工,他就要去给人家做,回来他又要做事很勤恳,那个菜什么都是自己种的,像煮饭也是自己煮啊。

2014年,经过精准识别后,邱石生家通过民主评议被列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凭借着生态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邱石生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开始在家门口发展养蜂产业。经过摸索和刻苦钻研,邱石生的蜜蜂养殖技巧及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养蜂专业户。

古陂镇圳玄村村民 邱石生:国家形势也好,政府和领导各方面都帮助我们,碾米原先还好,现在大家都进城去了,大部分都出去了,然后就买了蜜蜂回来养,改善下生活。

交谈中,邱石生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话语朴实、亲切,丝毫感觉不到他有任何的自卑,柔和的目光透出乐观、自信、坚毅。他总是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很好、乡亲们对他帮助很多”挂在嘴边,他说对于未来并没有过多的考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脱贫致富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王聪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