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这位阿伯编织竹箩50多年,真正具有“匠人精神”

竹箩,作为传统竹器具中的一种,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竹箩编织这门传统技艺正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不过,依然有许多匠人“固执”地坚守着,希望手艺能在时代的变迁中继续传承下去。阳春市陂面镇三朗村蔡屋寨自然村的村民蔡志均,就是其中的一位。

蔡志均坐在家门口,认真地编织竹箩。李柳枝 摄

手艺独具匠心,独特见解

今年69岁的蔡志均,每逢闲暇时,就会坐在自家门口一张竹椅上,用早已练得炉火纯青的手工技艺,编织着大小不同的竹箩。

冬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房前屋后。蔡志均坐在向阳处,一边用双腿固定住事先起好的箩筐底部,一边用双手灵活地摆弄着数条纤细的竹篾条。只见篾条在他指尖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编织出几圈条理分明的竹箩边框,简单的纹路呈现出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美感。编织过程中,蔡志均不时用刀柄敲打篾条,因为这样编织出的竹箩更加细密紧实,也会更加经久耐用。

提起竹箩质量的好坏,蔡志均有着自己的见解。一个质量上乘的竹箩,不仅有赖于竹编手工艺人认真、细致的手艺,还需要选材得当。竹箩的选材,也就是挑选竹子。蔡志均介绍,生长3年的单竹最为合适,且不能受过病虫害,这样的竹子编织出的竹箩才坚韧。竹子太老,篾条就干、脆,易断;竹子太嫩,篾条就软,韧性不足。

客厅里叠放着一个个待用的竹箩底,门口堆放着一根根待加工的竹子,门前晾晒着一扎扎刚削好的竹篾……同许多“竹匠”的居所一样,蔡志均家几乎被竹子“占领”了。置身其中,鼻翼间满是竹子的清香。

早年起早摸黑,成主要收入来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竹箩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竹箩编织在当时算得上一门吃香的手艺。从10多岁开始,蔡志均就跟随祖辈和父辈学习竹箩编织的手艺,这一编就编了50多年。蔡志均告诉记者,他年轻时虽然村中有不少人编织竹箩,但竹子在三朗村并不普遍。人们要去到路程较远的圭岗镇买竹,然后将买来的竹子捆好,把竹子从河里像撑船一样撑回来。

买竹十分不易,卖箩也颇为辛苦。春湾镇通罗定、云浮、新兴、恩平等地,墟集十分热闹,竹箩的销量也比较大。“那时候每逢墟日,天不亮,我就要挑着10多担竹箩走路到春湾镇,等卖完竹箩再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蔡志均说,竹箩在那个年代有着较大的经济价值,编织竹箩售卖一度是他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儿女们也因此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手艺鲜有人学习,不愿放弃编织

如今,蔡志均自己种植了两亩多单竹,也有商贩专门上门批量购买竹箩,编织竹箩轻松了不少。然而,蔡志均早已成家立业的儿女们,只想辛苦了一辈子的父亲清闲些,纷纷劝说蔡志均不要再编织竹箩。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朗村编织竹箩的人越来越少,从原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编织,到如今只剩下20余户编织竹箩的人家。而且,竹箩编织工艺复杂,编织过程辛苦、单调、耗时,相对而言收入也不高,现在编织竹箩的几乎都是老人,鲜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传承这门手艺。蔡志均想到此,他就割舍不下当初的“谋生手艺”。

“能编多少是多少,总得有人编才是。”蔡志均始终没有停下手里编织竹箩的活,一如既往地认真,编织着属于他的执着和匠心。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李柳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