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厂商不够开放是伪命题,搜索价值高低取决于开放程度

最近一段时间来,有关搜索引擎怎么做才算是开放的讨论,一直在延续。严苛的一方认为,只要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呈现了自家的产品和服务,就不算开放;而另一方则认为,搜索引擎本身就是一个 " 跳转 " 的产品,天然就是开放的,这点毋庸置疑甚至不值得讨论。

在土妖看来,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无论是脱离现实的 " 精神洁癖 ",还是过于松散的 " 唯基因论 ",都有着不严谨的地方。土妖认为,评判搜索引擎到底是不是开放的,最根本的标尺在于,看其能否整合全网的资讯、信息、内容、服务等,为用户提供最便捷、最精准、最具效率的搜索服务,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以百度等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提供商,是对得起 " 开放 " 两个字的。

搜索的本质是连接,连接的价值取决于开放程度

中国互联网行业,很少有一款非所谓风口的传统产品,能够引起整个行业乃至大众的关注。从这点上看,搜索依然是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分发枢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而百度仍旧是整个行业里最大的入口之一,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其实,讨论百度等搜索引擎厂商,究竟够不够开放,直白点说,是一个 " 伪命题 "。

因为,无论是连接人与信息、人与内容,还是连接人与商品、人与服务,搜索的本质在于 " 连接 "。只有一方面连接人的 " 需求 ",另一方面连接第三方提供的各种 " 服务 ",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搜索的价值。所以,按照常理,百度比任何公司都需要开放,也更愿意开放。这既取决于搜索的基因,更取决于搜索的逻辑。无论是百度搜索不够开放,还是第三方服务不够开放,百度搜索 " 连接 " 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这两点,很多人只看到了一点,那就是百度一部分搜索结果不是导向第三方网站本身,而是导向第三方网站的百家号,由此就认为百度开始封闭了。实际上,百度导向第三方网站百家号内容在全站中的占比,是小于 10% 的。而且百度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可以优化用户使用百度 App 搜索时遇到的页面访问速度慢、排版差异大等浏览体验问题,给用户简洁一致的搜索体验。"

客观地讲,百度的这一解释还是有理有据的。通过高访问速度、统一风格的用户体验方式,可以让第三方网站更好的适应当下移动互联网、信息流、AI 时代的产品发展趋势。而且导向第三方网站百家号的巨大流量,其背后沉淀的用户、用户互动、用户认知、用户口碑等等,都是归属第三方网站的品牌资产,这些跟第三方的关系,比跟百度的关系更为直接。

除了前面说的这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第三方网站对百度的屏蔽。比如,早在 2008 年的时候,某电商网站就做出了决定,在其 robots.txt 协议中屏蔽百度蜘蛛的抓取。时至今日,用百度搜索都还能感觉到,其它方方面面的搜索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唯独是关于商品的搜索会差了一点。

说到这,问题就来了。当第三方不想被百度搜索到的时候,可以轻易地屏蔽百度;当第三方想被百度搜索得到的时候,就一定要求百度要给出最大的搜索权重,不然就是不够开放。我想,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实际上,谈及开放,从最早的开放式搜索结果;到后来的数据开放平台、应用开放平台;再到在云计算领域,百度通过百度开放云对外开放云计算 IAAS 层服务;在整体人工智能方面,百度大脑的开放;在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方面,DuerOS 的开放;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 Apollo 车路协同方案全面开源 …… 可以说,在开放的道路上,百度是走得最坚决、最积极的互联网厂商之一。

互联网信息和服务孤岛现象越来越严重,搜索的逻辑没变形式在与时俱进

在搜索引擎出现及普及之前,无论是网站还是社区,都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用户要访问,只能记住每一个网站和社区的网址,进入之后在繁杂的内容里进行浏览,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互联网 " 孤岛 " 现象。

互联网 " 孤岛 " 现象的存在,对于网站、社区等内容生产方而言,极为不利于内容的分发和网站、社区知名度的提升;而对于广大用户而言,则意味着高门槛、低效率的内容消费方式。而搜索引擎的出现,则划时代的改变了这一僵局。让新闻、资讯、信息的需求方和提供方,得到了精准的对接。

随着互联网提供的 " 产品 ",从新闻、资讯、信息,扩展到知识、商品、服务等诸多领域," 孤岛 " 现象也就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继续出现。这个时候,要想充分打破 " 孤岛 " 现象,就对传统搜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搜索厂商而言,传统的搜索技术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入 AI 的能力。具体而言,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搜索的介质,不能仅仅限于文字,而是要从文字延伸到图片、实物照片、语音,乃至未来的视频等等;二是,搜索的场景,也不再只是单一的搜索框场景,而是要从 PC、手机屏幕的搜索框场景,升级到居家的智能音箱、出行的车载支架等场景,让搜索变得无处不在,让用户搜索可以离开传统的电脑、手机屏幕,变得 " 有需求,即搜索 ";三是,搜索的结果也不能仅仅是关键词的 " 匹配 ",以及给出相应的外链,而是要优化到:或给出最精准的链接,或给出结构化数字,或给出最终的答案,甚至是给出整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不难看出,这么多年来,搜索引擎的底层逻辑和开放本质是一直没有变化的,变化的只是搜索引擎的使用方式、使用场景、搜索结果以及输出形式。前者作为内核是永恒不变的,后者作为外在表现是与时俱进的。

对此,李彦宏也给出了自己的态度:百度坚决禁止像有的企业一样,通过建立封闭的生态,

围墙花园,独占内容。百度要做的,是开放、链接、互联互通的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永远存在不对称性,搜索引擎真死了互联网会更封闭

现如今,一些标题党作者老喜欢用《XX 公司已死》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以期吸引读者的注意,而丝毫不考虑到这种标题背后,是否有论据和逻辑在支撑。在中国的搜索市场里,百度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市场份额。

以第三方网站为例,从用户层面来说,是帮助用户精准地连接信息、连接内容;从网站媒体方的角度讲,则是帮助网站在导入巨大的流量;而对于百度等搜索厂商自身而言,则是在连接的过程中,充分释放了搜索的商业和社会价值。三者是一个互惠互利、互相增益的关系。

在 2018 年的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宣布 2017 年百度向联盟成员分成超过 160 亿,其中千万元级会员新增 105 家 , 亿元俱乐部成员 11 家。

显而易见,百度无论是过往还是现在,都在用户、流量、变现、品牌等多个维度,给了广大第三方网站以巨大的支持。作为以搜索引擎为根基的互联网厂商,百度离不开第三方网站的支持;而作为第三方网站,在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粉尘化的年代,同样离不开百度的导流和多层面的赋能。

实际上,除了在商业层面对第三方网站进行加持之外,百度在社会责任方面,也一直在贡献着自身的价值。无论是已对接民政部全国救助寻亲网中近 3 万条走失人口信息、运用了百度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的 " 百度寻人 " 产品;还是在科学领域,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权威共建的科学百科项目 …… 所有这些都生动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必须强调的是,任何一家商业企业,只有其自身健康、快速地发展,才能持续、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所以,社会公众,不能对其提过高的、超出实际情况的要求。假如哪一天搜索引擎厂商,真的面对 " 不可承受之重 " 而死了,那么中国互联网行业才是真正的会倒退到 " 孤岛 " 林立的封闭时代。到时候,仅仅就信息、内容层面,众多的第三方网站无人知晓、无人问津,广大的用户也不能最便捷、最精准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讯、新闻、信息和内容。一味地竭泽而渔,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第三方网站和广大用户。

写在最后的话:

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同时拥有本质上最为开放的搜索产品,百度尽可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贡献自身的社会价值,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直以来百度也是在这么做的。只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想要各方都和谐、长久地发展和获益,就需要在第三方网站等机构、广大用户、搜索厂商等多方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也是百度在以搜索为代表的开放产品方面,至今仍旧在不断迭代优化的重要原因所在。总之,开放,不是部分人受损部分人受益的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而是所有人都贡献价值、互相增益的共赢选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