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产的数据库一体机来了,直接打破欧美科技公司垄断

从Oracle在2008年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库一体机Exadata v1算起,这个行业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

数据库一体机的诞生,有很明显的时代背景,在云计算时代的初期,开放和灵活的IT架构逐渐成为新的生产力,传统IT架构开始遭遇挑战。面对数据量海量增长、系统规模急剧扩张、数据信息日益精益的问题,数据处理与分析耗时久、稳定性差等问题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和串行计算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高精细大数据处理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数据库一体机的出现,解决了很多传统架构的难题,比如开放性、高昂的TCO等等,并使之形成了一个新的增量市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数据库一体机市场主要是由Oracle定义的,国内外也有不少活跃的挑战者,但十年来都很难解决软硬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优化,和软件层面的安全可控。

近日浪潮inData数据库一体机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平衡。浪潮inData率先实现了软硬件一体化部署,一站式交付,成为数据库一体机的新力量。

产品化之路,是走出来的

罗马从来不是一天建成的,数据库一体机的关键并不在“一体”,而在“数据库”,真正能够做到Exadata的程度,最重要的还是在数据库上匹配Oracle的能力。

这个秘密武器就是K-DB数据库。

浪潮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乔鑫说,“K-DB数据库是我们的战略型产品,已经经过了市场和用户的考验,浪潮早在2015年做K迁工程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对Oracle的兼容工作,其实很多Oracle的数据库用户,对异构数据库平台迁移有着现实的需求,他们需要一款体系结构类似、迁移简单、可靠、高性能的数据库产品,这就是K-DB当初的意义。”

正是因为有了K-DB的成熟,尽管浪潮并没有以“inData ”这样的名字来做产品化,但实际上相关的项目一直处于运行之中。

据浪潮解决方案部方案架构师张远斌透露,浪潮的数据库一体机已经落地在某省的省级大数据平台。这是一个典型的HTAP混合业务负载应用系统,目前这个平台已经上线、并稳定运行了接近2年的时间,它承载的了200 TB左右的巨大数据,这两年间一直保持稳定期间没有出现任何性能、稳定性方面的问题。

另一个有价值的案例是某省人社厅的高校网系统,它遇到的问题是:一方面系统遭遇了性能瓶颈,尤其是每年7、8月份大学生毕业季高峰期,这种瓶颈就尤其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成本,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已经运行了很多年,每年要支付高额的维护费用,所以他们也选择了浪潮。

“我们的inData目前承载了它的两个新业务性能和旧业务性能,无论是稳定性、性能还是成本的降低都令客户非常满意,” 张远斌说。

不难发现,正是在客户端的认可,让浪潮坚定了推出了inData数据库一体机的信心。也正是通过客户需求的积累和总结,让浪潮沉淀了丰富的方法论,这条产品化之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浪潮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体机的市场

简单的说,浪潮inData数据库一体机就是,利用闪存技术的特性,结合安全可控的优化软件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了一体化、开放架构的高性能、高可靠与高扩展的数据库集群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使用标准的X86服务器与高速互联技术,inData数据库一体机将计算、网络与以SSD为核心的分布式存储资源融为一体,形成软硬件紧耦合的资源池。不仅可以帮助用户简化数据库系统传统架构中,小型机与高端存储的应用,还可以整合并优化数据库性能,加速用户的业务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了一套高性能、高靠、高扩展、易部署、开放且安全可控的数据库云平台。

“在很多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客户产生了许多实际需要,尤其是当数据量逐渐变大,客户希望尽快的分析出结果。比如实时的数据进来,要分钟级的分析和结果,既要有OLTP,也有OLAP。”乔鑫认为,正是看到客户端巨大的需求,推动了浪潮对数据库产品研发的提速。

在行业方面,政府行业当中,财政、人社等对数据库一体机需求很大,还有制造业企业,金融和通信的增长也非常明显。

虽然浪潮是做硬件起家的,但软件的发展情况也很好,据悉在很多数据库的测试环节都做到了绝对领先,例如在一个数据库迁移的项目评测中,很多数据库的厂家要花费1-2周才能做到完全迁移,而浪潮的团队仅用了2个小时就完成了迁移,这是硬实力的体现。所以当浪潮将数据库的软件与硬件结合起来,其本身就是一体机原型的供应商。数据库一体机基础软件加载,已经延伸到了PaaS层。

唯一的区别在于:过去是K-DB数据库与硬件形成给客户的定制化方案,而inData做到了一体化交付、服务和运维。方案时代和产品时代相比,首先,inData更利于标准化的建立,尽管也存在客户现场做优化的过程,但大部分的应用可以做到开箱即用。

其实,单纯说国内数据库一体机的市场容量,规模大概在10亿人民币左右,这似乎并不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但乔鑫认为,浪潮的数据库一体机瞄准的并非是原有数据库一体机的市场,而是数据库软件更广阔的市场。

全方位看浪潮inData的优势

客观的说,在技术上,我们无需妄自菲薄,作为软硬件一体化的数据库一体机,浪潮inData在很多维度上建立了领先优势。

首先在软件上,得益于浪潮曾经启动的K迁计划,浪潮的K-DB数据库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企业级的数据库。它能够应对几乎全部的复杂的OLTP业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在存储节点上inData又加入了智能缓存、存储索引、智能过滤等高级特性。这些技术有效提高了inData的负载处理能力,其中OLAP场景性能可以提高5-10倍。

其次在硬件上,这本身就是浪潮的看家本领,乔鑫说,“浪潮是做硬件起家的,所以我们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就进行了专业的硬件测试开发,应该说浪潮对自己多年对硬件的经验应用到了数据库一体机的硬件配置当中。”

第三在软硬件的组合上。浪潮实现了软件、硬件在同一品牌下的统一,它的好处是,软硬件之间,可以做代码级的优化。这种级别的调整,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深度调整,达到完美调整的级别。在我看来,这是浪潮的核心价值。

第四在行业应用上,浪潮的inData数据库一体机以方案的形式,已经落地超过一年多的时间,可谓是经验丰富。比如乔鑫介绍的某个政府项目中,浪潮为客户在机制上优化了大数据场景功能,达到数据分析处理、实时入库等完美的功能。

第五在客户响应的灵活性上,过去Oracle的Exadata就是行业的标杆,但没有办法根据客户需求做更多的定制。而inData一体机提供用户定制化服务,基于“2+3”基础配置可以自由扩展“N+M”(N≥2,M≥3)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数量配置,包括IB网络和万兆网、PCIe NVMe SSD全闪存及HDD存储的选配与组合,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帮助用户更好地平衡成本与性能。

正是基于这五点优势,浪潮inData才称得是数据库一体机发展十年以来,真正能够匹敌Oracle Exadata,甚至局部实现了超越的数据库一体机,它凝结了浪潮在软硬件以及交付、运维等多方面的优势,这条路浪潮走了十年,必然是有进无退,一冲到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