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动真格才有实效

26日,记者从北京市人社局获悉,北京近日新修订出台了《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高校教师将进行分类评价,职称和岗位聘任实行聘期制,同时将加强职称评审权下放后的监管。完善后的新模式,进一步强化了教师职称的“能上能下”。在实际操作中,职称和岗位聘任均实行聘期制,期满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高校可根据教师与岗位的适用情况,低聘岗位等级直至解除聘用。(2月27日《新京报》)

教师职称,一旦评上了,都是“能上不能下”,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则形成“能上也能下”的状态,激活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涉及到许多教师的利益,能否动真格,则很难说。

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的益处实在不少。现在不少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就再也没有动力,变得不认真教书不再搞科研,生活得过且过,且会主动到后勤岗位,只想着如何享福过清闲的日子,因为他们的工资是高级职称的工资。这显然对于年轻教师是不公平的。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能够让教师有危机意识,时时追求进步,同时,也给年轻人以机会,由于职称终身制,居于金字塔顶端的高级职称人员一日不退休,岗位就一日不得空缺,造成越来越多的底层人员无法向上一层级递补。高级职称的教师和中低级职称的教师应该进行公平竞争,为了确保自己的职称,需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良性竞争。换言之,优胜劣汰才能使教师队伍更加优秀,从而造福学生,造福社会,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职称的最大短板就是一评定终身,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则是补齐这块“短板”。问题是对于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的提法早就有之,也有浙江等地在实施,但从现实来看,则并没有出现很好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真正落实,也就没有给教师造成“危机感”,也就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

从教师发展的长远来看,从教育的发展前景来看,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势在必行,诚然,真正推行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恰恰因为此,才需要更大的努力去做好这件事,彻底打破教师职称的“终身制”,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不再论资排辈。教育是不养闲人的,教育的发展需要每一个教师尽心尽责,需要每一个教师潜心教育教学,需要每一个教师抛弃得过且过的生活。

教育需要充满活力,这首先需要教师充满活力,而让教师队伍有朝气,则需要给予教师压力和动力,让他们能够将精力集中于教书育人,要让他们不再懈怠,而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是最好的做法。苦于推行的难度,这需要一方面保证职称评定的公平公正,要形成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职评方式,另一方面需要有更完善的职称制度,保证教师职称不再“终身制”的真正落实,而不是看起来很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