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手机?滁州一农民竟遭遇被贷款3000元!

近日,网友姚先生爆料:他的父亲在2017年接到金集镇某营业厅电话去领取一部免费手机,结果近日被网上某贷款公司告知自己父亲贷款逾期200多天不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月28日,记者来到了金集镇姚先生家,姚先生告诉记者:今年50多岁的父亲是一位地道道的不识字的农民,2017年11月份,他父亲接到金集镇营业厅电话,说他是老客户,可以免费领取一部手机。

姚先生父亲过去时被告知需要带身份证,回家拿了身份证后营业员带着姚先生父亲又去银行办了一张卡,然后签了一份合同,由于姚先生父亲不识字,签完字就把手机拿走了。

结果到2019年2月22日接到贷款公司电话称他的父亲贷款未还,姚先生加了这位贷款公司的微信,资料发来后他发现,营业厅在未告知他父亲的情况下办了一个贷款。

记者就这件事来到了营业厅核实,正巧当时办理业务的营业员当班,营业员说:白纸黑字的合同确实签了,也告知了姚先生的父亲相关注意事项,需要定时缴纳套餐费,而姚先生的父亲中间过来一次说不想用这个卡了,但是由于有合约需要用满两年,回家后姚先生父亲没有听她的,把卡丢了。

按照当时的价格,姚先生父亲领到的那部手机价值也就900多元,但按照合同,如今姚先生父亲因为贷款逾期200多天未还,现在需要还上3000多元。为了息事宁人,姚先生于近日开始为父亲分期还这笔贷款,不过,姚先生总觉得这钱还得有点冤枉。对此你怎么看?

老年人群体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加之年龄又大,

警惕性差,

很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因此,

小最最给大家介绍一下,

老年人常见骗局有哪些。

1、装神弄鬼,连哄带骗:这类骗局多利用简单地小把戏和迷信思想,利用老人对家人的关心,达到诈骗老人财物的目的,由于要求老人保密否则“不灵验”为借口,老人一般不会与家人沟通,被骗财物可多达几十万元。

2、投资项目,人去楼空:这类骗局利用老人爱贪小便宜,想增加收入的心理以及老人自身认知的局限性,诈骗老人财物。

3、婚托诈骗,骗财伤心:这类诈骗利用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的特点以及晚年寂寞的心理。由于在老人伴侣方面,子女不便劝诫,因此一旦走入圈套,难以避免受骗。

4、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身份难以及时核实,加上犯罪分子多以探望老人为由,利用老人“不好意思”不给的心理,对老人进行诈骗。

5、中奖信息诈骗:诈骗分子以你在商场购物、抽奖为名,通过电话、短信等通知老人中奖,但需要缴纳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要求老人汇款转账,老人由于存在侥幸心理,或因犯罪分子提供消息、资料较全,最终被犯罪分子欺骗。

6、编造绑架勒索或亲人发生事故: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事主孩子或亲友的电话、姓名等信息,通过电话告知你小孩或亲友被绑架,以此要挟你汇款到指定账户。老人心系儿女安危,一旦不能及时与子女取得联系,往往会上当受骗。

7、来路不明保健品,榨干老人养老钱:犯罪分子打着免费的旗号,赠送小礼品,利用老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骗取老人的信任。或者一见面就喊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哄老人开心。

老年人如何防骗

1、外出散步,如果突然有人自称是您或家人的熟人,主动与您握手、拥抱时,应留意您的金银首饰或财务,防止被窃取、抢走。

2、在自己家或在路上,遇有和尚、尼姑、道士打扮的陌生人敲门或打招呼,并极力向您讨好、求救时,您千万不可轻信或带其进家门。

3、平时自己的身份证、户口簿、房产证或其他证件应妥善保管,万不可转借他人。

4、独居的老年人,家里不要存放大量现金、首饰、存折和其他贵重物品,不要将存单、账号、密码等记在本子上。

5、面对骗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

6、平时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板报、宣传栏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

子女也要多陪在老人身边,

多沟通,

平时也可以跟老人介绍诈骗手段

或者如何防止被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